格,都是一张表,直接发下去。好比我们黄铁矿,今年一年挖多少吨铁矿石,去年年底就定了。然后这些矿石再分指标给各个钢厂。株市钢厂每月一千吨,涟市钢厂每月两千吨,苏市钢厂每月一千吨,这样子。然后那些钢厂拿到了,一样按照上面的指标,生产菜刀多少把,生产出来的东西又分别运到供销社,百货商店按量分配卖出去。这种方法,在资源紧张,生产力落后的时候,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大家都要生活,不能浪费。”

    杨守拙:“说重点。”

    李文军:“所以说,之前是左口袋掏钱放右口袋。煤炭价格低,煤矿亏本也没关系,反正都在国家这一口大锅里,别的厂子有盈利,总体就不亏了。可是后来问题来了,因为在一个锅里转圈,所以价格卖多少,质量好坏跟厂子里没大关系,跟工人更没关系,反正都能卖出去。努力勤奋也没有用,偷懒也不怕,大家都没有积极性,导致了后来国有企业都亏损。国家认识到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所以才搞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后,大家开阔了眼界,看到了外面的世界,见识到了更先进的经营方式,就出现了几年前那种情况,国有企业纷纷改制,大批工人下岗。如果是市场经济。煤炭作为一种商品,价格必须跟着市场走。这点,你们认同吧。”

    唐兆年:“认同,这个是肯定的。”

    其他人也点头。

    李文军又说:“那么问题来了。从1993年开始除电煤外,其他煤炭价格全部放开了。1996年,电煤价格也不再强制执行,而是改为指导价。现在工业在大幅进步,我国的工业体量成倍的翻。煤炭是几乎所有工业都不能少的能源和原料。它的价格怎么可能一直保持在亏本的状态呢?!!这解释不通啊。”

    杨守拙抿嘴:“你说的这些文件我都知道。那些人就是看着这两个文件出台才去买煤矿。结果价格还是一直在100左右徘徊。以后就算不亏本,也只会保持在让你不亏本的价格。你想靠这个赚钱,就不可能。”

    李文军:“那好,我再说一条。我们觉得不缺煤,是因为我国是全球煤炭生产大国,可是全世界的煤炭生产国也没有几个。这东西跟石油一样,不像水资源可以迅速再生,是经过亿万年才形成的生物能,用一点,少一点,用完了就没了。暂时而言,还没有找到煤炭和石油的完美替代品。所以很长时间,这两个东西都是各国争抢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