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安全。

    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为了能让九米长的发射管正常工作,相关技术人员研发出来了双级弹射方式,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气压太小,到了后半段就疲软无力,气压太高,开始启动的时候又受不了,所以,干脆改成双级气缸,两级气缸的活塞面积不一样!

    刚刚工作的时候,燃气的压力很高,先进入第一级活塞圆筒机构,这个第一级的面积小,所以产生的压力也不是很大,能推动导弹平稳上升,等到了大概三分之一左右的高度,随着第一级气缸的气室容积越来越大,压力也越来越低,这个时候,高压燃气通过圆筒上的进气口进入第二级活塞圆筒机构,这第二级的活塞面积更大,所以,哪怕气压已经降低,推力依旧够大。

    简单来说,就是基本公式,F=P*S,压力等于压强乘以作用面积,开始压力大,就用小面积,后来压力小,用大面积,这样,整个冷发射的全过程中,发射装置都能推动导弹持续上升,这样一直上升到顶部,全过程都在做功。

    对于这种大型导弹来说,推力做功不够多,还真打不出去,九米长的发射管是东方唯一具有的,全球独一份,这种发射管的技术,也只有东方能给解决。

    同时,二级气缸的弹射装置,也有其他的改变,比如说气体排放方式的不同,原本只是在弹射气缸的尾部开孔,等到活塞到达相应位置,燃气开始释放,现在改成了活塞彻底冲出气缸顶部后,从活塞和圆筒的缝隙处释放,所以大大提升了做功的效率。

    这也意味着,在发射的时候看气体的溢出,就能确定是哪种发射装置,不过,也只有内行的人才能知道。

    随着双级气缸弹射,巨大的红旗-19导弹离开了发射筒,向天上继续上升,李平凡的目光炯炯有神地看着那枚导弹,准备下达下一个命令。

    冷发射,如果弹出去了,导弹没有点火怎么办?

    以前的蜂窝煤发射装置,是向外侧倾斜的,这样万一没点火,可以直接落到海水里,但是现在的发射装置不行,巧克力的发射装置都是垂直的,不可能倾斜,否则下面就撞上了。

    如果没点火,那就赶紧来个左满舵啊!导弹是死的,人是活的。这也是选择使用前面发射装置的原因,看得清楚。

    不过,这种事情没有出现,导弹向上蹿出之后,尾部冒出来了一股火苗,然后加速向上升!

    发射成功!

    大家伙没有兴奋地呐喊,毕竟,和上次发射的鹰击-18不一样,这次是攻击,不仅仅要发射出去,还得能命中目标才行!

    大屏幕上出现了一个新的亮点,向上不断爬升,那个目标的亮点也在飞来,这一刻,秦涛产生了一种错觉,自己仿佛不是在军舰里,而是在卫星发射中心。

    琼州那边的卫星发射中心也有这样的场景,只不过,那个屏幕更大,那个空间更大,但是现在,就算是空间小一些,感觉也是一样的。

    咱们造军舰的,也要玩航天了?

    这种错觉只持续了几秒钟,秦涛就听到了报告声。

    “一级火箭脱落,速度达到了一千五百米每秒!”

    “二级火箭点火,速度进一步上升!”

    这特么就是发射火箭好不好,只有火箭才会有一级和二级的说法!

    导弹想要达到足够高的速度,那就得想方设法的减轻自身重量,在这个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基本定律,减轻自重,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把没用的壳子扔掉,这就是现代防空导弹的基本思路。

    就拿红旗九来说,只有单级火箭,烧完了就整体脱落,关机速度只有一千八百米每秒,到了红旗9B,使用了两级设计,外壳从钢换成了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关机速度提高到了三千米每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