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高有啥用?

    你得拿奖啊。

    眼下他虽然说是被奥运会耽搁了,但确确实实大大小小的奖项都没露过面。

    过几天倒是要参加华表奖。

    但不是以《风声》而去,而是2007年的《秘密》受邀参加的。

    华表奖同样是两年选一次,《风声》的上映时间已经过了13届华表奖的截止日期,只能去参选14届,也就是11年的奖项了。

    不过,虽说是「三大」之一,但实际上华表奖在业内基本有一个共识。就是「大家一起分猪肉,上了岁数就能有「。

    虽然这句话有失偏颇,但本质确实是这么一回事。

    华表奖的奖项多,林林总总二十来个。而颁奖风格……严格意义上来讲也很「暖「。

    基本上能照顾到的,都照顾到了。毕竟大家对天朝电影业的贡献有目共睹嘛。今年没拿到,没关系,以后肯定「拿得到」。

    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当然了,这话说的也不是特别绝对,所谓的以后会拿到的前提,也是必须有着足够优秀的作品才行。

    但这个「优秀」吧……又得看别人怎么理解。

    总之,华表奖是三大之一不假,但对电影人而言,却是最友好的一个奖。

    这也是为什么别人会说它分猪肉的主要原因。

    村里杀猪,别管猪头猪肘猪下水,总能分到一点。

    而华表奖的颁奖现场,你总能看到一群人呜呜啦啦的上台,分别代表着不同的作品举起证书,然后在呜呜泱泱的下来……

    跟走马观花一样。

    甚至还能在这个奖项里面,看到一些很奇怪的名字。

    比如「优秀科教片奖」,偶尔会迸发出一些诸如《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防治》、《蓝莓栽培技术与加工》、《农村防火常识》这种片子……

    暖是真的暖,可问题是……成分也太复杂了一些。

    大家是都温暖了。可是这品牌效应……就有点从阿玛尼到班尼路的意思了。

    而他对自己的道路规划其实很清晰。

    拍摄的东西第一要自己喜欢、感兴趣。

    第二就是比起票房,跟刚要看重奖项与荣誉。

    还是老生常谈那句话。

    钱,他不缺。

    缺的是支持自己向上走的荣誉。

    虽然这话乍一听很功利。

    但事实情况就是如此。

    所以要是老方想要找他帮忙掌控个纪录片剧组的节奏,要是时间短的话,朋友帮忙,他或许会答应。

    但如果单纯只是拍个纪录片,那他可能就拒绝了。

    实在是分身乏术。

    但这件事一旦与星光奖挂上了钩,一切似乎又不同了起来。

    华表他「早晚」能拿到。

    「飞天「是电视剧奖项,暂且不提。

    这星光奖……一般人还真拿不到。

    眼下有了机会,他肯定要抓住。

    「老方,这个选题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

    「十月份开始,到年底结束……不过。「

    忽然,方修压低了声音∶

    「老许,我这也是道听途说的。今年之所以忽然开放了这一个口子,是因为今年这个大年重复性的作品太多了。各个电视台都在搞献礼,提交上来的名单清一色的红,特别单调。台里的领导们也挺发愁的……但我还是有个疑惑,就是纪录片有的拍的非常慢,可能都要一两年的时间。明年的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