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没错,那毕竟是发生在天朝的特殊年代里的事情。好莱坞……一直对我的国家有着一些有失偏颇的滤镜,虽然说电影艺术没有国界之分,但我还是更希望大家看到的是一个崭新的天朝,而不是那些刻板的,带着几分偏见的印象。”

    他说这话其实并不纯粹。

    《山楂树》压根没考虑北美市场是因为没啥片商来找,主要的受众地点在欧洲。

    可刚才和基努·里维斯聊了一下他那部电影后,不自觉的,他就生出了这种感慨。

    而索菲娅·科波拉在听到他的话后,竟然一反常态的露出了认同的表情:

    “这到是真的。文化的隔阂就像是枷锁,对于好莱坞而言,除了美国文化……或者说美系文化,其他文化都像是亚文化。它们做的是输出,是征服,而不是吸纳与了解。”

    这一番话说下来,倒是让许鑫多了几分惊讶。

    而看到他的眼神,索菲娅·科波拉笑着耸耸肩:

    “我在日本生活过很多年,所以我看到过更真实的。”

    许鑫微微一笑:

    “所以我才特别喜欢那部《迷失东京》。对我而言,我就像是现实里的鲍勃·哈里斯,这里就是东京。好莱坞就在这,但我却始终触碰不到。”

    听到他用《迷失东京》来举例,索菲娅·科波拉似乎更加感同身受一些。

    不过为了避免话题过于“低沉”,她笑着问道:

    “那意大利呢?”

    “当然是我的第二故乡。”

    脸不红气不喘的许鑫本能的来了一句。

    这是人家给的面子。

    敬你,才给你面子。所以得端稳,端牢。

    “哈~”

    索菲娅·科波拉轻笑了一声:

    “作为意大利后裔,这句话让我倍感荣光……许,我们留个联系方式吧。如果在这边遇到什么事情,你可以找我沟通。在威尼斯的时候,我们还是陌生人,但命运让我们重逢在这里肯定是有原因的。”

    “当然可以。”

    俩人愉快的交换了电话号码。

    又干了一杯香槟后,索菲娅·科波拉才离开。

    而她刚走,路过的乔治亚见他一个人,便笑着把他邀请到了一个制片人的小圈子里。

    电影成绩上面,许鑫在这些人眼里可能是个小咖。

    可当听到他竟然是奥运会的火炬设计师时,这些人眼里的惊讶才满溢了出来。

    许鑫的手机里也多出了许多人的电话号码。

    ……

    一场酒会波澜不惊的结束,散场之后,他送玛格特·罗比回去。

    车上,玛格特说了不少她在晚会上的事情。

    主要是交际,她最大的收获是今天存了几个导演的电话号码。整个人显得非常兴奋,一个劲的向许鑫道谢,毕竟这种机会简直太难得了。

    许鑫倒无所谓,只是在下车后祝福她试镜要加油。

    把她送回家后,便直接返回了家中。

    杨蜜还没睡,看到他回来后,便主动走了过来,极为贴心的帮老公脱掉了礼服。

    一边问道:

    “怎么样?”

    “还行……哦对,明天我和基努·里维斯有约,你去不?”

    “!”

    杨蜜一愣。

    忽然心里升起了一股似是而非的荒谬。

    不是……

    这怎么就……

    好莱坞的大明星们怎么跟韭菜似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