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把闷在心里的事说出来了,陈扬的心情也好多了。

    “老二,这事算过去了,你也不要跟别人说。”

    陈平点点头,“大哥,我觉得可惜。”

    陈扬苦笑,“可惜的事多了去了。”

    “大哥,方丽平和韩彩玲,你就真不动心吗?”

    陈扬两手一摊,“没有感觉,不会心动,你说怎么办呢。”

    陈平轻轻一笑,“是她们两个人老是在一起的缘故吧?”

    陈扬笑笑,“是有这个因素。她俩老在一起,我怎么谈,总不能对两个一齐下手吧。”

    “还有,还有是不是太近了?”

    陈扬点点头,“对啊。她俩住在咱们家里,等于是在家里谈恋爱,这太别扭了。”

    这就是爱情,你爱的有缘无分,爱你的你没感觉,你回过头一看,爱情就是那么一个玩意儿。

    元旦过后,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

    期间发生的一件大事,就是“陈蔡公社”改为了“陈蔡乡”。

    作为全县的试点乡,陈蔡乡先走一步。

    还有一件事,是“三提一统”的改革。

    以前,农民上交的钱名目繁多,钱数不多,但名堂太多。

    现在的农民,除了上交公粮和农业税,其他上交的费用,统一规定为每亩六块五毛钱。

    水利费和教育费也包含在内。

    总的来说,比以前少交了一半的钱,农民得到实惠,改革是成功的。

    不过,在陈扬看来,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农业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已经大大下降。

    上级说,无农不稳。

    农民说,无工不富。

    陈扬说,无商不活。

    整个陈家村,又多了好几个产业。

    其中之一就是运输业。

    地处水网平原地带,主要运输方式就是水运,而水运的工具就是机动船。

    全村一下冒出来十几条机动船。

    还有一个就是餐饮业。

    陈家村原来有好几个民间厨师,现在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去县城开饭馆的,有去衡峰街开饭店的,也有直接在南塘街上开的。

    也有独立特行的。比方说号称全乡第一名厨的蔡赧梅,竟然把饭馆直接开在了陈家村。

    大家都笑话蔡赧梅,陈家村是富起来了,但舍得花钱下馆子的人,两只手就数得过来。

    作为先进村,欣欣向荣是真的。

    不说家家都是个体户,也起码码家家都有事情做,除了那几个五保户。

    当先进很有好处。

    大会小会,都能出现,戴大红花,领大奖状。

    春节前,村里还得了一千块钱的奖金。

    支书陈生梅,代理主任蔡福满,两个人满面红光,高兴得合不拢嘴。

    特别是支书陈生梅,乡个人先进,区个人先进,县个人先进,来了一个帽子戏法。

    还差点整了个地区先进个人。

    就这也很了不起了。这是自五十年代那时,陈扬爷爷获得地区劳动模范以来,陈家村获得的最高荣誉。

    陈家村获得县先进集体,也是陈家村的最高荣誉。

    腊月十一,陈生梅和蔡福满从县里开会回来,搭乘班船在村埠头上岸。

    副主任蔡朝阳屁颠屁颠的,组织锣鼓队到埠头迎接。

    两人载誉归来,迎接的人少说也有一百。

    这支队伍要从陈扬家的门前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