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这件事对陈扬,对陈生梅,以及二人之间的关系,有着非常深远的关系。

    对陈扬来说是举手之劳。

    而对陈生梅来说,可以提升到光宗耀祖的高度,家里终于有人端上了铁饭碗。

    协警不是警,协警也是警,也是穿制服的人。

    狄国梁也是比较谨慎,他把陈小军安排在另一个乡的警备区上班,警长是他的老战友。

    老战友能管人,狄国梁比较放心。

    陈生梅与陈扬也有默契,关于他儿子的事,他不公开说是陈扬的帮忙。

    但自此以后,但凡陈扬的事,陈生梅都给予支持,而且往往是不动声色。

    大家也搞不清楚,以前陈生梅对陈扬还是有看法的,不知道现在为什么处处维护陈扬。

    再说灾后重建。

    上级派来了评估团,评估各村的损失。

    主要是评估房屋损失和生产损失,特别是房屋损失。

    一个村一天,比较匆忙,但专家毕竟是专家,看一看就能知道。

    陈家村的一千多间老屋,都是危房,都需推倒重建。

    与此同时,村里也召开村民大会,经过全体村民投票,决定进行原址重建。

    人口多的人家,可以申请增加新建房屋的间数。

    经过申请和审批两个环节,整个陈家村新建房屋的间数,总共约一千两百间。

    其中老屋一千零三十三间,享受国家的灾后补助。

    县民政部门也来人宣布,重建补助一共十万五千块,分三年下拨,每年三万五千块。

    三万五千块,平均到一千零三十三间房屋,平均每间只有不到三十四块,可谓杯水车薪。

    幸亏有着先进村的称号,有陈扬的努力,和童四平的积极争取,省民政厅另外又给了十万块的专项补贴。

    十万加三万五千,就是十三万五千块,平均每间房子的补贴达到了一百三十一块。

    当时的建房成本,每间两层楼大概为五百到六百,看着还相差甚远。

    大家也都担忧,凭这一百三十一块,村民们能不能完成重建。

    可只有陈扬,却显得胸有成竹。

    乡领导李春阳来村里检查重建工作,也表达了同样的担忧。

    村两委会议上,李春阳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李春阳说了,但一时没人接话。

    但大家的目光,却都有意无意的往陈扬身上瞄。

    李春阳只好直接点名,“陈扬,你来说说。”

    “领导,我一点都不担心。”

    “哦,是吗?首先你回答,为什么不把十三万五千块钱全部发下去?”

    陈扬道:“直接的一次性发下去了,我怕有的村民不去修房子,而是把钱用到别的地方。所以我才建议,分期分批的发,房子修到一定程度的才发。”

    “这算你有道理。”

    “我为什么不担心呢?造一间二层的房子,成本大约在五百到六百,就算五百五十块。政府补助一百三十一,还有后续两年各三十四,一共一百九十九块。”

    “老房子的旧砖旧瓦旧木料,有一部分是可以重新利用起来的。我请几个木匠和瓦匠看过,他们也帮着算过。他们认为,只要加以利用,每间老房子的旧材料,至少可以利用一百五十块。”

    这时,蔡岳松插嘴,“扬,就如你所讲,一百九十九加一百五十,也只有三百四十九,离五百五十还差两百零一。”

    陈扬道:“咱们村这几年,已经基本上脱了贫,正在走向致富的路上,或多或少的手头都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