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行礼的大孙子,说道:“你还回来做什么?”

    “看你爷爷打了败仗,回来耀武扬威了?”

    听着老爷子的话,朱瞻基顿时笑着说道:“爷爷,您这是说的什么话,我大明上下同气连枝,要败,那也是我大明三军之败,岂有你我之分。”

    “再说了,打仗这事,本就有胜有负。”

    闻言,老爷子朱棣道:“那你小子回来做什么了?”

    面对老爷子的问话,朱瞻基脸上的嬉笑也渐渐消失,一本正经的说道:“如今爷爷正是用人之际,孙儿岂能自个儿偷偷跑了,孙儿这次回来就是要陪爷爷您打仗的。”

    见此,朱棣却说道:“不劝朕不分兵了?”

    朱瞻基摇摇头:“不劝了。”

    听到这话,老爷子的脸上才再次露出了笑容。

    不过,朱瞻基还是主动的说道:“但是,爷爷,如今我军刚刚伤亡了四万多人,如今朝廷后勤的补给速度跟不上,而那草原部族的家就在这里,随时都可以补充,若是在这么驻扎下去,岂不是耽搁太多时间了?”

    “况且,这草原之上如今已经到了雨季,下雨那是常有的事情。不说那些伤员的处置,就是如今这草原上的路都十分难走。我军的大炮辎重,最重的几千斤,在这样的情况下,实在难走。”

    “等入了九月份,这边可就冷下来了,咱们的士兵大多都是穿的重铠,却不御寒啊.....”

    “去年爷爷打仗的时候,九月份,可就已经下雪了,如今留给我们明军的时间不多了。”

    “所以,孙儿这次回来,非但不想劝爷爷合营,还想请爷爷分兵!”

    “中军主营就在此地驻扎,朝廷的补给线刚刚变过来,若是频繁的更换,补给送不上来,药品也是紧缺,那些伤员们,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听着自己这大孙子一口气说了这么多的话。

    那老爷子朱棣顿时愣住了。

    随后笑着看向了一旁的英国公张辅、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等人。

    笑道:“这小子倒是着急起来了。”

    随着众人的一阵欢笑。

    老爷子朱棣还是主动开口询问道:“如今我们正在商议的正是此事,大军全部耽搁在这里,不利于此次作战,所以正在商议这要不要分兵的事情。”

    “不过,连我们都还在商议着要不要分兵,你小子是从哪得到的消息?”

    面对老爷子的疑惑,朱瞻基当即说道:“孙儿是从大军报给朝廷的战报中推断出来的。”

    “如今摆在我军面前的只有两条路,此前一战,一阵妖风的出现,已绝了我军快速推进,一战而功成的可能,除非爷爷不理会那些伤员们的性命。不过,那可是整整两万多人,想来爷爷也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加上这些天来,大军内部的补给问题,已经日益严重了。”

    “大军驻扎已经是必然的选择了。”

    “要么现在明军就即刻回城,撤回到那斡难河畔,在熬过了这个冬天后,开春继续攻打。”

    “要么,就是分兵!”

    “分出一部分兵力,继续快速的推进,逼迫那草原各部与我明军决战。”

    “而老营则驻扎在原地,接受朝廷补给的同时也能给予前线军队一定支持。”

    听着自己大孙子的话,在场众人虽然有不少惊讶于朱瞻基的军事眼光。

    可那老爷子朱棣,却没有丝毫的意外。

    若论这军事的眼光,这小子还是很靠谱的。

    这小子能看出如今明军的处境,朱棣一点也不奇怪。

    不过,老爷子还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