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应该与我们今日所看到的是同一个。”

    说着,朱高炽还指了指大臣们手中写着‘摊丁入亩’税务革新之策的折子。

    听着朱高炽的话,众人恍然,可还是有些疑惑:“太子殿下是如何看出来的?”

    朱高炽笑道:“我向来查阅折子时有个习惯,经常会先看其字,再看其文。当初在见那治水之策时便多有疑惑,因为那人的笔迹我瞧着有些眼生。而今日再看这折子内容,方才想起这二者之间应该是同一人。”

    “除此外,这先后不过区区数日时间,皇上那里便屡有我等从未见过的大才之人出现,多少有些不应该了。”

    对于朱高炽给出的解释,众人倒是认同了,可还是有人疑惑的继续问道:“但就算这二者之间是同一人所书,殿下口中所说的差了点什么,又是何意呢?”

    闻言,朱高炽笑着摆摆手,道:“倒也不是什么很有把握的事情,但诸位在看了这两份折子后难道没有什么感觉吗?”

    几个同时看过两个折子的大臣们,纷纷开始了回忆。

    “若非要说什么感觉,这两道奏折的内容,立意极为新颖且胆子很大,敢于打破常规。除此外,这两道折子都很精准的掐中了问题的关键,且给人一种站在很高角度来审视的感觉。”

    作为同时看过两份奏折的杨士奇,对这两件事倒是记忆颇深,所以率先说出了自己的感觉。

    一旁的大臣们听到这话,也都对此十分的赞同。

    “对,杨大人所言也是微臣的感觉。”

    对于他们的话,朱高炽也同样十分赞同的说道:“杨大人的话本王也认同,不过,我倒是觉得此人除了这些特点外,还有一个特征,他所献策的这些折子基本都属于对顶层的设计。”

    “虽说精妙,却少了一份详尽的执办之法。”

    说到这里,瞧着众人都若有所思的神情,朱高炽也不再卖关子了,说道:“所以本王觉得此人才华确实不凡,担的起这国士无双四字,但在承办之上,却比诸位少了一份日积月累的沉淀。”

    听着朱高炽的话,众人品了品还真是这么回事。

    这些奏折中所提及之事但凡涉及到详尽的执办之时,便会直接略过,好像在规避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