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同样趁势进军,发起了渡江进攻,兵锋自是直指建康城。

    北齐此番投入大军战力多达十余万,并且是从历阳、秦郡、广陵等诸处一起发起进攻。尽管齐军不善水战,却通过诸路进军和突袭江防要点等战术,尽量分散梁军的拦截力量,并缩短队伍在江中滞留的时间。

    因此在齐军发起进攻不久,沿江诸处江防据点便陆续告破,整个江防战线都被凿穿破坏。齐军游骑斥候甚至在极短时间之内便抵达了建康城南面,甚至一度逼临秦淮河。

    尽管只是小股的游骑,但对刚刚安定不久的建康城士民而言,也是造成了莫大的震撼与惊惧。这些屡经战乱摧残的士民们恍若惊弓之鸟,于是便又纷纷拖家带口的出城逃亡。

    士民大举出逃又加剧了恐慌的氛围,许多守军将士也都忧虑不已,甚至有将领劝告陈霸先不如暂且放弃建康、避敌锋芒,待到时机合适时再发起反击。

    在陈霸先曾经有逆流而上、袭杀王僧辩这一壮举的前提下,这样的提议都显得不是那么荒唐,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体现出了众将士实在没有迎战必胜的信心。

    面对一众忧惧不已的将士们,陈霸先只是笑语道:「齐军虽然望似势雄,但却有失用兵至关重要的迅敏,师旅逡巡多日、一再错失战机,而今已入梅雨时令,阴雨绵绵,兵更难用,大失天时,士气必然难振!

    大江天险、江东帝宅,建康城枕江拥山,岂狂贼能为轻图?北人长于旱行,水泽是我乡土。今我坐览大江,贼势虽然汹涌,半渡即可击之。享此地利,岂可言退!

    况且贼齐猖獗、树敌诸方,魏国李伯山亦目其为必诛之宿敌,为能制裁贼齐,遣使通我,欲与我上下夹击、大破齐贼!尔等将士不需忧惧,但听处分,破贼不难!」

    听到陈霸先如此信心满满,诸将尽管仍然没有太过乐观,但心绪总算是略微平静了一些,不再像之前那样慌怯畏敌。

    但这些普通的将领虽然得于安慰,可是陈霸先真正的心腹诸如侯安都之类,却是很清楚情况并不像陈霸先所描绘那样简单。

    特别是有关跟西魏联合的内容,仅仅只是西魏方面传递过来的一个口讯罢了。对方究竟会不会配合出兵、出兵多少以及何时出兵,全都是一个未知数。而且就算是西魏出兵、成功帮助南梁解除此次危机,也不过是驱虎吞狼的险计,稍有不慎便有可能更加的凶险。

    起码按照现在的局势来看,北齐大军能够轻松突破横江沿线各处江防要地,也在于西魏在淮南的力量没有发挥出半点有效的牵制效果。所以西魏即便是有所许诺,那其可信度也是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眼下局势的发展,并没有让南梁众人仔细评估西魏能在此战中发挥出怎样的作用和价值,因为随着诸路人马争渡过江,很快便发起了针对建康的进攻。

    首先是从秦郡瓜步渡江的齐军直接抵达了建康城西,先是向石头城发起猛烈进攻,结果在守军将士顽强抵抗下,不得不退而求其次的进据西冶城。尽管不如石头城对建康城防的威胁那么大,但也总算是在建康城郊夺下了一个据点。

    尽管齐军先后拿下了采石、姑孰等地,但由于在这一方位投入的兵力并不算太多,加上周文育的及时回阻,使得此边敌军并没有趁机扩大战果,而来自建康西南面的防守压力也比较小。

    因此陈霸先得以重点布防于建康城北部区域,除了石头城与台城驻守重兵之外,临江的直渎、幕府山、钟山以及覆舟山等诸地也都设置防戍,以阻拒自江上源源不断南来的北齐大军。

    但是由于初期江防战线的失守,尽管接下来将士作战勇猛,但齐军仍是蜂

    拥上岸,步步向建康紧闭。陈霸先所谓的拦江据守、半渡而击这样的局面根本就没有出现,反而是被蜂拥登岸的齐军攻杀的节节败退,以至于不得不将石头城和台城留守兵力都增派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