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乞求唐公能够垂怜少类、勿以孽徒待之,使之能慷慨立志、为国尽忠!」

    李泰听到这话后便停下脚步来,垂眼望着柳仲礼说道:「吾国自有法度,柳侯大可不必多此一举。朝廷取士,不唯门第一条。国子、太学并畿内诸学如今全都大开门户、广纳才流,你门下诸息但有令才可取,皆可入京以试。譬如柳侯犹可卧此山水之间恬然安养,吾国士民既有金玉之质,我又安忍尘埃覆之?」

    「唐公德类圣贤、襟怀雄阔,某草芥小民、亦得被恩典,实在感激、感激不尽!」

    柳仲礼听到这一回答后,便又深深作拜道,一直等到唐公仪驾离开颇远,他儿子们也都走上前来搀扶,柳仲礼才缓缓站起身来。

    他望着那渐行渐远的仪仗,手抓着儿子们的胳膊叹息道:「旧居南国,虽以豪勇而进,久浸人间亦不免流俗、惟利是营。不意天壤之间竟有唐公如此人杰,莫非苍天亦感诸夏受虐深重,乃降雄主救世?可悲可笑,乃翁生涯已废,虽逢英主,憾不能从。儿辈自应扳龙附骥,以成功名啊!」

    李泰倒是不知这一次见面让柳仲礼有了让儿子们扳龙附骥的想法,他现在只想搞钱,或者说加强针对陕北商屯的管理制度。

    之前他虽然打造了这一系列的人事基础,但在接下来却没有时间亲力亲为的加强管理,虽然前后管理者也多出自他的门下,但这些人终究不能实时反馈所有的发展与变化,也难以自主的去调整管理制度。

    再加上当时的霸府本身只是贪图开中法给边防所带来的增益,而更细致的内情也认识不够深入,于是便造成了制度不能匹配高速发展的商屯现状。

    所以在接下来前往郡城的路上,李泰便交代接下来独孤宾等官员们要加强摸查相关的商屯具体盈利的状况,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一个新的征缴方案,增加赋税收入的同时,也要让相关的管理更加严谨周全。

    哪怕如今霸府并不急于在陕北榨取利益,多收的赋税加大对陕北当地的建设投入,又或者干脆缩短一部分当地籍民屯丁们的劳役负担,也好过继续保留这么大的利润空间从而滋生权力变现等种种弊病。

    傍晚时分,一行人才抵达西河郡城,也就是原本的黑水防城。

    黑水防城旧是一名稽胡酋首的据点,被李泰将之势力剿灭之后占据下来,经过多年的经营和扩建,如今这座西河城俨然已经是陕北首屈一指的雄城大邑。

    这座城池不再只是单纯的军事戍堡,乃是如今整个西河郡的军政和经济中心,规模较最初扩大数倍,有着众多的商贾和寻求工作机会的佃农与屯丁居住在此,繁华程度仅次于洛川大市。

    此时的郡城城门前,有上千名精卒列队站在那里,以至于许多出入城池的车马队伍都遭受拥堵、不能顺利出入。但那些受阻群众虽然心中不满,看到这架势的时候也都不敢声张呵斥。

    这欢迎的阵仗明显不是郡府摆设出来的,因为唐公之前已有通知不要大张旗鼓的滋扰民众,所以独孤宾等人都是轻装出迎。而且这上千名列队的精卒也并非郡府乡兵,多数都是稽胡壮卒。

    且不说民众们敢怒不敢言,当唐公仪驾出现在城西大道上的时候,城门前那队伍中登时便冲出一名锦袍金鞍、装扮浮夸的骑士,向着唐公仪驾策马迎去。

    彼此距离还有里许,那骑士便翻身下马,徒步向着对面疾行而去,一边疾走还一边大声喊叫道:「主上、主上!奴是刘库真、刘库真啊……旧年拜送主上离境,昼夜思念、朝夕苦盼,终于将主上盼归北州、当真思煞老奴!」

    李泰虽在队伍中,已经听到刘库真这个活宝的嚎叫,待其前方侍卫们左右分开、视

    野无阻时,便见到一个体态略显臃肿的胖子正扭着身躯奔跑过来,那一身华丽的锦袍在夕阳照耀下闪闪发光,模样引人发噱。

    「之前主上北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