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老子难道未在东贼奴营厮混过?你家贼主可也从来不把奴营士伍待若上宾,晋阳城名王大将都要亲往甲坊作役,这劳役难道不辛苦沉重?」

    高乐一边上前扶住东方老,一边不客气的反唇相讥,旋即便又不无炫耀的指了指自己的锦袍衣带,口中笑语说道:「奴儿此番受苦,难道不是自讨苦吃?若能见机得早,随我一同奔投明主,荣华富贵自得享乐,又怎么会堕落至此!」

    「世事流转,谁能料定?你今日的荣华,我今日的落魄,已经是超出了你我各自才力所能决定的际遇。我并不奢望还能盛享荣华,能在垂死之前重逢故友,已经是一喜了!」

    东方老听到这话后又长叹一声,旋即便又不无伤感的低声说道。

    「厌物竟瞧不起我?难道你以为我今在国中还不能包庇拔举一个刑徒?你只要肯忠心为我主上效力,我自保举你一个出身前程。若只是见面叙旧,我又何必至此!」

    说话间,高乐便拉着东方老向外行去。

    然而东方老却仍叹息道:「良弼你肯来相见,我已经心怀感激,至于将我荐举于上,则实在不必。前战未没于阵,尚能生转关西、得逢故友,苍天已经待我不薄,日后纵然再受什么刑罪折磨,也只是我生平杀业太深、罪孽深重所致,不应当分夺你的福泽、贪取你的机运。

    况且当今齐主本不以仁义称,刻薄暴虐之事常有。旧日我等率引大军南去却师败辱国,想必已经令其深为忿恨,若再知我投效西朝,则我关东亲属恐怕全都不能幸存。

    所以良弼你的好心,我也只能敬谢。关西唐公仁义宏大,麾下又有良弼等贤良臣子受其驱用,我这败军之将即便得为所用,能益其事也少,无非窃禄之贼……」

    高乐听到这话后,一时间不免也沉默下来,近年来东西之间倒也不乏人事互动,因此对于齐主高洋种种残忍暴虐事迹也都在关西流传不少。诚如东方老所言,高乐给其在西魏谋求一官职安置当然很简单,没有高也有低,但是要确保其人在关东的亲属不遭牵连迫害,那他就鞭长莫及了。

    「我并没有才智解你此忧,但也不忍见你于此继续受苦。你还是先随我拜见主上,请教主上可有良策庇护。」

    默然片刻后,高乐便对东方老说道,但旋即又忍不住低骂道:「如此暴虐无道之人竟得为尊上,相法命理何有可解?你关东群众奉之不叛,合是自甘***、与人无尤啊!」

    这话说的多多少少有些刻薄,东方老听在耳中也很不是滋味,忍不住小声反驳道:「黑獭难道就是仁人?当年投东者,他难道没有暴杀加害叛人家眷?」

    「但今国中当事是我主上唐公啊!」

    高乐闻言后顿时便又没好气说道:「至于前事,牛粪还是马粪你还偏要咂摸出个细味优劣,难道不是***?」

    因为高乐与东方老交谈一会儿,其他几名齐将都已经先被引入战俘营中,高乐引着东方老来到堂外一瞧唐公正在与几人交谈正事,于是便先立身堂外,等着一会儿之后再入内求教。

    战俘营直堂内,李泰饶有兴致的打量着这几名齐将,脑海中则回想着他们各自的履历。

    北齐此番进攻南梁建康,抛开并不负责一线战事的行台赵彦深不说,慕容俨应该是武将当中级别最高的,而且其人资历也深。

    慕容俨并非镇兵出身,早在北魏正光年间,高欢都才因为吃上软饭而处境刚刚有所改善,慕容俨便已经从军并且征战于淮南,还曾击败过王僧辩之父王神念。但这些履历意义也并不算大,毕竟六镇兵变之后天下武人的上位就换了一个新规律,不是镇兵出身注定就会艰难得多。

    因为不是晋阳勋贵,慕容俨的军事履历多集中在河南、山东与淮南等地,而其他几名齐将情况也都类似。另一个张保洛出征前乃是梁州刺史,镇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