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已有所见并作请命,我还曾狂言一定为王请事,结果却仍然……唉,今日情势如此,虽然是因羌贼进逼,但若论及前事,亦未尝不是我群众轻敌所致啊!」

    「往事多说无益,况观贼轻易便进据汾曲、围困平阳,可见图谋并非短日。纵然末将当时便去,短时间内怕也难以扭转防备羌贼常年经营的阴谋,届时仍然不免受困。」

    斛律光同样也是长叹一声,旋即便又正色说道:「不只大王所见如此,末将看来,平原王此番将兵往战恐怕也是胜算渺茫。李伯山绝非常人,如今已经凭奇兵而据先机,绝难再凭常法胜之。必须同样以奇兵应之,才可稍增胜算!」

    高演听到这里,精神顿时一震,旋即便望着斛律光疾声问道:「奇兵安在?」

    「轵关东去齐子岭,因其山野崎岖,素来都难为戍守,西贼杨檦久据邵郡,常常寇我边野。末将之前得贼踪所去时,便立即派遣斥候西去察望,探得杨檦同样也已经离境北行……」

    斛律光之前在河阳时,便曾经跟段韶讲过进扰敌军后路的想法,但当时段韶并未应允,而斛律光也同样没有放弃这一想法,并且已经派遣斥候前往打探敌情。

    高演听到斛律光这一想法后便皱起了眉头,沉吟道:「此计深入敌后、且需要跋涉山野,是否过于凶险?」

    「凡所用兵之计,岂有万全之策?今贼后路有虚,可为我所趁,若能袭之后路,在前纵有百万师旅,亦必军心动荡,难为大战。况且自邵郡过鼓钟道,即是河东腹心,若可加以扰乱,所害尤甚我之晋州受扰。」

    斛律光对此也权衡多时,听到高演这么说后,他便又沉声说道:「此事若成,则贼军军势必然大溃,李伯山纵然诡计多端,亦必难阻颓败之势。届时北境诸军俱起反击,不只可以力却敌军,席卷河东、大进关中亦无不可!计若不成,所损者唯末将一身并所率数千师旅而已,未为大害。

    末将国仇家恨,与贼不共戴天,常有拥之偕亡之想。河阳师旅纵然再抽调北上,不过稍丰平原王羽翼,若是交战失利,伏尸岭野者恐便逾万,但若交由末将统率,或可收得以小博大的奇兵之效。该当作何选择,伏惟大王英明谋断,必应无疑!」

    高演听到这里的时候,也是不免大为意动。是啊,即便再抽调河阳师旅北来增益段韶,其实也发挥不了什么决定性的效果。

    可如果让河阳人马跟随斛律光前往袭击敌军后路,事情若是成了,那么不只可以解除当下的危机,甚至更能一举扭转东西之间近年来的对峙形势,收获之大令人垂涎。

    在心中权衡一番之后,高演才又望着斛律光说道:「明月兄有此雄计,当真令人钦佩叹服。我若不肯助成此事,反而是辜负兄一番赤诚慷慨的热血。只不过,兄之大才壮躯岂可因此一战便心存死志!

    杀贼卫道义不容辞,兴家继嗣同样也是不容推却的责任。明月兄率众出战则可,但请一定要答应我,无论此役胜负都要平安归来见我!否则纵然是一战诛灭羌贼,我亦不为大喜!」

    斛律光此番归都请战,的确是心中暗存死志,想要不计代价的重创宿敌,但此时听到常山王如此在意他的安危,一时间也大为感动,忙不迭起身深拜道:「末将何幸,竟能为大王如此厚爱!请大王放心,末将此去无论经历何事,必不负此深情寄语!」

    双方计定之后,高演便要留斛律光在别业暂歇一夜,斛律光则以军情紧急、因恐时机稍纵即逝,当即便表示要返回河阳准备行动,于是高演便只能由之趁夜再离开邺都、返回河阳。

    调动河阳方向的人马,还需要高演以邺都留守、京畿大都督的名义下令。可是日前高演还刚刚

    下令将河阳人马调回邺都,如今又全无征兆的要下达一个自相矛盾的命令,自然也需要一个解释。

    于是高演便让府员将昨夜斛律光所陈述的内容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