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州之后,下一步必然是要继续向北进击晋阳的。毕竟眼下雀鼠谷和千里径两条要道都已经为其所控制,魏军北进的障碍理论上并不存在。

    可是现在其兵锋却向东转来,究竟只是为了占据沁水河谷、遏阻上党地区的齐军,还是北进只是虚晃一枪、真正的目标乃是上党、甚至于邺都?

    因为义宁城使者奏报的敌情并不是很清楚,段韶也难以做出更加详细的判断,但通过他一贯以来对李伯山用兵风格的观察和思考,这一次挥师东进恐怕当中也蕴藏着非常险恶的用心与变数。

    所以段韶便又连忙派人奏告邺都方面,请求尽快派遣大将代替自己来此节制诸军,而他则要亲率师旅前往奔救义宁城,担心派遣其他将领前往怕是也难敌魏军。

    可朱浑元病重难起,斛律光又吉凶未卜,思索一番后,他便直接点名让长广王高湛来暂时代替自己。能力方面暂且不说,长广王的身份地位倒是足够稳定军心士气。

    在派出使者之后,段韶便一直在焦急的等待消息。可是他都已经将西去的师旅整装完毕,邺都方面却迟迟没有消息传回。

    “此去邺都,一定要详细向两位大王奏告军情紧急、刻不容缓!贼已寇入沁水,若增援师旅仍然停滞不前,则沁水以西恐将不为我有,山野关塞必然频频遭贼寇扰、再无宁日!”

    为了让邺都方面明白情况的紧急,段韶便一日数遣使徒前往邺都催促,每一名使者都要仔细叮嘱交代,希望邺都方面能够尽快给以回应。

    然而事实证明,段韶还是太保守、太乐观了。魏军此番东进,所图谋的又岂止是沁水以西的北齐领土,沁水以东的也保不住啊!

    正当他还在焦急的等待朝中消息时,南面建州方面先一步有紧急情报传来。

    “启禀大王,前有贼军翻越空仓岭入境,攻破高平关。建州厍狄使君闻变之后率军出击,于丹水上游为敌所伏,被贼就阵加害。末将等于阵败退,入此求援,恳请大王速速派遣援军南去奔救高都,若迟建州恐怕不为我有……”

    几名衣衫褴褛、形容憔悴的将士被引入上党城后,便直叩于段韶面前疾声奏告道。

    “建州、建州竟也遭袭?知统军贼将谁人?贼众多少?”

    段韶听到这话后,顿时便也倒抽一口凉气,忙不迭开口询问具体敌情。

    此际进犯建州的,自然是杨忠所率师旅。他们一行人马用所缴获的齐军器杖旗帜稍作伪装,派遣一支先锋部队先行出发翻阅历山,而后又蒙蔽了空仓岭所驻守敌军,一举攻破此间要塞高平关。

    拿下高平关后,杨忠并没有直接进击建州州府所在的高都城,而是率部北去佯向长平方向,待到北齐建州刺史厍狄回洛率兵至此意欲收复高平关并进击敌军的时候,杨忠又率部反杀回来,在丹水上游一举击溃建州主力,然后才又快速南下夺取建州城。

    这些建州将士直接从丹水上游的战场溃退北逃求援,自然不知后事消息,但仅仅只是他们所奏报的这些情况,已经足以令段韶大惊失色了。

    “先寇晋州,又攻义宁,今又进图建州,贼是欲图晋阳、邺都,还是河阳?”

    在听完这几名败将奏报之后,段韶眉头深深皱起,只觉得敌情顿时变得扑朔迷离起来,一时间完全不能确定敌军下一步的意图究竟是何。

    又或者,这些情况根本也都不重要。现在所面对的问题是,他这里徒然手握数万大军,就算想要奔救,都不知要奔救何处,甚至可以说已经动弹不得。

    他如果率军奔救义宁,则建州方面的敌军便可自长平北上进击上党,乃至于威胁邺都。而他若奔救建州,则义宁危矣,义宁一旦告破,那么晋州就彻底的成为了敌军的囊中之物,周边段时间内再也没有援救的可能!更有甚者,乌苏也将会变得非常危险,继而上党、邺都同样变得不安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