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贺拔胜旧部的朱勐学习一些兵法韬略。

    贺拔胜的旧部,因为主公新丧热孝,李泰虽然接手过来,但也没有进行系统性的整编,只挑选其中拥有一技之长的几员做事。

    现在贺拔经纬兄弟那里算是了结清楚了,李泰便也趁着这个机会将人事进行一下梳理。

    他最初接触贺拔胜部曲时,贺拔胜士伍尚有三千七百多人。

    但除了正常的伤病死亡之外,年初贺拔胜遭侄子软禁时,曾被驱逐了一部分,虽然之后有李泰的收容,但还是流散出一部分。

    贺拔胜在商原养病那段时间里,也有一些已经担任军官的部将脱离,以个人继续为朝廷效力,并带走了一部分士伍精卒。

    等到贺拔胜去世,殉主、守墓加上离散等等,到如今贺拔胜的部曲还只剩下将将两千余人,锐减近半。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李泰毕竟不是贺拔胜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彼此之间的交接也只能循于道义。肯留下来的这些人,李泰自然要负责他们的生活与前途,但离开的那些也无从指摘。

    这当中,贺拔羖的自杀是李泰最感心痛的,他敬重这份忠心,但却不认可这种行为。

    贺拔羖不只是贺拔胜的部将,还是他的养子,如果其人不死,无疑能更加稳固的统率这些旧部,贺拔经纬兄弟们也不敢那般威逼李泰。

    但人都已经去世了,再说什么也已经于事无补。好在还有朱勐这个长期担任贺拔胜亲兵都督的部将仍在,如今也是贺拔胜遗留部伍的首领。

    整治洛水不只是单纯的民政行为,少不了要与地方豪强发生摩擦,还有上游的牧区也要做好爆发军事冲突的准备。

    尽管大行台没有提及,但李泰也要确保自己手中能有一支可战之军。规模不必太大,起码也得有着五六百人的兵力。

    他已经从高仲密那里讨来一个名叫高鹤的家将,再加上朱勐,正好可以做这支队伍的督将。

    当他将自己的心意向朱勐透露时,这仍然丧服守礼的勐将顿时点头答应下来。

    他们这些贺拔胜的部将,是失志要为贺拔胜报杀子之仇。但贺拔经纬兄弟明显的不足指望,想要达成这一夙愿,只能建立在李泰权势进步上面。

    见朱勐答应的干脆,李泰反倒有些不好意思。

    他如今还只是带五品将军号的四品行台从事,但朱勐跟随贺拔胜征战有功,却有着三品的龙骧将军号,一般情况下是绝不会屈事自己麾下,率领区区五六百人、还没有正式编制的队伍。

    贺拔胜麾下还不乏朱子勇之类随他从南朝返回关西的部下,这些人未必以武勇着称,但江南虽然士庶分明,文教还是浅胜北方,哪怕寒庶出身,但能有志于学,也能积累下一定的文化水平。

    李泰又从其中挑选几员,搭配自家经过培训的一些家人们,进入都水官署担任令史、书令史等,将基本的行政基础先搭建起来。

    将家中人事调整一番后,李泰便又着令通知渠盟在事人员,让他们到商原庄来相见。

    “恭喜郎君、贺喜郎君,荣迁河使,乡土生辉啊!”

    商原赵党长等人第一时间赶来庄上,见到李泰后便是一连串的恭维道贺声。

    李泰闻言后便笑语道:“大行台之所以再授新事,也在于乡亲诸位的确治水修渠卓有成效,我今窃据众功,心中也自感忐忑惭愧。邀见诸位,便是立足前事、放眼未来,希望能将吾乡乡德更向上下推广,也需要诸位继续助我,如此事业才能大有可望!”

    《剑来》

    “郎君谦虚了,乡里故态如何,我等各自清楚。若非郎君入乡,仗义号召、首倡渠事,岂有今日水土祥和之态!无论台府乡野,凡是就此议论的群众,谁能否认郎君首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