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稽胡部族。

    这些稽胡部落,广泛分布在陕北高原的山林沟壑之间,规模小的几十上百人就为一部落,规模大的则聚众数万。这些稽胡平时半耕半牧,且非常擅长涉猎,并且常常寇掠人口物资。

    西魏的核心统治地只在关中平原,而且因为常常与东魏交战于河洛地带,主要的军事力量也都沿此布置。因此对于北部高原山岭地区,能够投入的统治力量本就不大。

    再加上东魏于河东地区没能占到地理优势,而其统治核心的晋阳又靠近陕北河套地区,因此常常扇动境域内的稽胡部族作乱。

    像是大统初年据灵州作乱的曹泥,其所部本身就属于稽胡的东西曹贰城胡。曹泥第一次作乱时,被李虎所平定,但西魏朝廷也并未杀之,仍然将之留镇灵州。

    到了第二年,东魏高欢便派人马直接攻占了夏州,而曹泥也趁机再叛,率领部属直接投降了东魏,东魏便在其领地内侨置州郡安置这些稽胡部属。

    夏州可以说是宇文泰的霸业起点,他就是在夏州刺史任上率兵南下接掌贺拔岳的势力,成为关中的新霸主。

    结果这龙兴之地居然一度被东魏攻战,可见西魏在北方的力量之薄弱。所以说他跟高欢就是一对老冤家,他在河东戳人肺管子,高欢就在陕北敲他天灵盖。

    可以说,西魏在陕北的统治地,只有一些有限的城镇防戍,而在这些军事据点之外的广大区域,稽胡才是真正的主人。

    但也好在,稽胡这些部落本身并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统合,往往只在各自区域内活动。若干惠去年所袭击的,是活动在洛水上游的凋阴胡一部分,但其他稽胡部落仍未受到大的影响。

    东魏虽然拉拢扇动一部分陕北稽胡,但其境内本身也并不平静,汾水以西同样分布着许多的稽胡部落。高欢一辈子都没过把皇帝瘾,稽胡刘蠡升却在山西做了十多年的皇帝。

    这个稽胡政权虽然覆灭,但稽胡的势力仍然存在着,吕梁山西侧的离石胡、石楼胡等,都是活动在高欢眼皮子底下的敌对势力。

    许多人不知道邙山之战后高欢在干啥,他在打稽胡,吕梁山里的稽胡又叛乱了。这个问题,得一直拖到高洋时期才算比较彻底的解决,东魏还被逼的直接在山西境内拉起一道长城。

    总之稽胡这个狗皮膏药,就是顽强的湖在东西魏之间的高原山岭间,甚至比北周北齐这俩政权还命长。

    宇文泰和高欢这对老冤家,基本上除了在河洛附近约架之外,就是各自抽空干稽胡,顺便策反对方境内的稽胡。

    听完杨绍的讲解,李泰也感觉有些无奈。随着他了解越多,也越觉得这个稽胡还真是个大麻烦。特别如今他领掌洛水,而洛水有一半的流域内都有稽胡活动。

    眼下他还只是听个热闹,可在不久之后,这就是他需要直接面对的问题了。

    想到这里,他又不免庆幸早早就把这雷家人给杀了,要是等到对北境形势有了一个更深入了解,虽然杀还是会杀,但也难免会有纠结,现在起码是当时感觉挺爽。

    毕竟他要想继续往洛水上游发展,就少不了要跟当地驻军合作,而这些防戍驻军有相当一部分都要受西安州的常善节制,有的干脆就是其部曲家兵。

    现在是人都杀了、也得罪了,倒也不必再考虑那些无聊问题。那个常善能自己看开最好,看不开老子就扣你军粮!

    更何况,他还跟夏州土豪李和达成了合作,倒也不必担心北上没有策应援助,无非想把触手往西安州盐池伸有点难办。

    但除此之外,他也不怕会遭到对方的打击报复。那常善也不会永远待在西安州,等他势力发展到上游,兴许对方早调离了,毕竟老大给他擦屁股那是认真的。

    “李郎是要继续留此,还是要就此南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