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力更大,肯定是要尝试往这支新武装里掺沙子的。李泰虽不抗拒与他们合作,但也不想一开始就压缩自己的话语权。

    考虑一番后,李泰还是决定就近白水组建新军。白水位于关中平原的北部边缘,补给虽然不像腹地那么便利,但只要加强对洛水的疏通、恢复通航,就能把后勤的消耗拉低下来。

    如果有什么战事调动,无论是南下关中平原,还是北进陕北高原,调动起来也并不困难。

    而且在那里还有一个贺拔胜留下的庄园,可以用来跟当地官府和豪强们进行一下资源置换。

    之前有白水县豪强入署请示商讨境内修筑池堰的事情,李泰也着员打听了一下,当中的乡情纠纷还是比较复杂,问题虽然不大,但却繁琐。

    李泰原本还想拖一拖,不过现在就有了动力。

    他打算将白水庄园割让出来一部分,让白水县衙安置迁户,池堰尽快动工,但池堰的管理权要交给都水行署。

    白水灌既条件改善后,沿岸必然会开辟出一些良田。这一部分资源可以由境中豪强们分配,但是他们则要跟都水行署订立一个供物的协定,解决一部分未来都水武装的给养。

    白水流域还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同样也可以利用起来。

    尽管大行台只是提及食料和厩场这两个任务,但好的下属就是需要急主上之急、为主上分忧。

    所以在安排属员前往白水督造厩场的同时,李泰又着令士伍之中选募一批懂得冶炼锻造的匠人,同赴白水建起一个冶炼锻造工坊。

    那么多军队聚集在白水大阅,甲刀损坏当然需要就地修补。

    虽然朝廷在编的军队会配给相应的后勤人员,但还有大量没有编制的乡团武装,他们自然没有足够的后勤配套,如果因为军械问题而影响到大阅和田猎的表现,也是让人可惜。

    洛水行署提供配套的服务,既能积累经验,还能赚取一部分外快。大家都是兄弟单位,咱也不能死要钱,真要随军的物资不够,拿些破损的刀枪军械抵账也是可以的。

    之前武装自家部曲时,让河东豪强们赚了一笔,虽然这笔帐到现在都还没销,但李泰想想也觉得心疼。有机会的话,当然要组建起自己的军器工坊。

    正经的事务安排完毕后,李泰仍然感觉意犹未尽。一想到不久后他就要拥有一支数量可观的武装力量,心情就亢奋的不得了。

    不过宇文泰也只是许诺给他一个招募甲兵、组建武装的资格,台府不可能直接拨给他在编的军队,也不可能花钱给他养军。

    所以,要想真正的拥有这支武装力量,兵员的问题还需要他自己解决,包括后续一系列的养军训练等问题。

    李泰现在所拥有的,只是自家和贺拔胜的部曲整合,抽调出五百名壮卒已经算是一个极限了。如果再抽调更多,自家产业生产也将要大受影响。

    所以他势必要开拓新的兵源,面向乡土招募。

    直接整编豪强部曲当然是最快捷方便的方法,只看去年乡里豪强们踊跃捐输,就可见他们的热情。

    但霸府对于豪强整编是逐步进行,并没有一下子全都放开。李泰这里提供给他们一个机会,左近乡土豪强们想必不会拒绝。

    不过李泰并不想自己的武装力量中充斥太多豪强私曲,这太影响军令的上下贯通,不利于整体的控制。

    所以他得先确定自己能够统率的部伍多寡,养军的物料缺口等等,再考虑招募多少豪强私曲,以免喧宾夺主。

    除了豪强私曲之外,乡土中存在的武装力量还有就是盗匪。

    这些盗匪有的是失地破产的流民,有的是编制溃散的乱兵,也有内迁但却没有得到妥善安置的边胡,没有恒产和稳定的生活环境,只能流窜劫掠谋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