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将脸上的怒容收敛起来,叉手躬身说道:“禀将军,这场上一方是武山戍的郡兵们,一方是东秦州人马,似是彼此营地选择有了冲突,所以要来校场上较量分定胜负。”

    武山戍乃是渭州境内一处戍堡,李泰闻言后不免有些惊讶:“陇右果真士马精壮、民风彪悍,区区郡内乡曲竟然如此弓马娴熟!”

    那兵卒听到李泰这番夸奖,脸上顿时也流露出与有荣焉的神情,但还是又摇头解释道:“武山戍兵并不是境中原本就有的兵卒,几年前才从关中来戍。那戍主名叫史静,是一位非常精勇的壮士……”

    李泰听到这兵卒的回答,心中顿生一股恍如隔世的感慨,没想到在这陇右渭州大营中还能碰巧遇见旧相识。

    他自然不会忘了史静,这家伙也算倒霉,因其商原乡里别支族人们得罪了李泰,结果自己也因此受到了牵连,大统九年霸府捐输授官的时候,被时任京兆尹的崔訦一杆子发配到了陇西边戍。

    反倒其商原乡里的族人那史氏兄弟在向李泰彻底低头后,李泰也并未再进一步的打击报复,那一家还加入了商原渠盟,日子过得虽然不算大富大贵,但也挺滋润。

    李泰一边在心中感慨着,一边继续欣赏场上的比试。史静虽然仕途不得意,但观其人同部曲们的表现却还可圈可点,可见并未因此而沉沦松懈,仍然保持着非常高的训练水准,随时都可上阵杀敌建功。

    看到这一幕,李泰也颇感欣慰,史静这家伙功业高低且不说,他还盼望着未来其子史万岁能够不出意外的大放异彩。

    史静共其部曲们表现出色,与之同场竞技的那东秦州人马同样不差,双方第一场较量甚至不分胜负,各自休息一番后便又准备开始第二场的较量。

    李泰见东秦州率队那人亦长得高大英武,瞧着甚至比史万岁他爸爸更勇勐几分,心内自然也是好奇无比。如今西魏国中成名骁将,他多数都有见过,但却并不认识此人,便忍不住向左右看客们稍作打听。

    但左近围观群众多是此地甲卒,对于东秦州人事也所知不多,瞧着那人虽然感觉勇勐得很,可却全都不知其人身份来历。

    场中第二场比试也很快结束了,最终是东秦州人马领先数箭的优势而得胜。场外那些渭州将士们眼见史静一行落败,无不连连叹息,但东秦州人马的表现也是有目共睹,只能说是运气稍欠。

    比试输了,史静共其下属们也都不免垂头丧气,本待羞惭下场,却被对方领队那人给呼喊住。史静等人脸色顿时变得有些不善,只道对方赢了比试还不尽兴,要更加羞辱,但却没想到对方头领只是拉着史静跟他讲解半天其部伍技艺得失并落败的原因。

    李泰站在场外,瞧着那东秦州兵长一番长篇大论、分析的头头是道,心中倒也觉得有趣,于是便站在校场住口处,等着跟史静这个故人打声招呼,顺便认识一下那东秦州兵长。

    史静在场上耐着性子倾听对方的分析讲述,好不容易总算等到对方讲完闭口,虽然对方并无借此羞辱之意,但也让他心中非常不是滋味,于是便连忙拱手告辞,不肯再继续留下来。

    可是当其带领部曲们行至校场出口时,抬眼便见到李泰在亲兵们拱卫之下正笑眯眯望着他,脸色顿时陡地一变,下意识便要向后缩身,身体僵硬片刻后,这才将坐骑缰绳甩给身旁下属,硬着头皮走上前来,远远便对利泰叉手恭声道:“末将见过使君!”

    “史将军,久违了。当年虽然相识,但却不暇话别,如今陇右重逢,将军风采未折啊。”

    李泰抬手指着史静笑语说道,瞧着对方面对自己时那小心忐忑的模样,心中便颇有快意滋生。

    史静闻言后又苦笑一声,连忙又垂首说道:“使君谬赞了,末将守戍此边,经年未见有功,只是荒废光阴罢了。使君时誉渐壮,末将亦多有耳闻,心中着实钦佩不已,更为往年无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