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子了。

    不过家教这种东西,外人总是不好置喙,李泰登门过来也不是要教育李家兄弟如何管教儿子的,入堂之后便将今日同李弼就李穆职务调整的对话向其略作讲述。

    得知李弼愿意放行,而且李泰也将要推荐自己担任后军防城大都督时,李穆自是忍不住的笑逐颜开。

    虽然如此一来,他便要位居李泰之下了,但他也并没有宇文护那么强烈的荣辱心,或者说并不觉得辅佐李泰是一件多么丢脸的事情。

    旧在东夏州时,许多事情他便是在配合辅佐李泰,共事起来也很愉快。如今从一个埋首案牍、不掌营事的中军文职督将转身成为一个防城大都督、军府的二把手,也实在没有什么不满意的。

    下席陪坐的李植听到同自己年龄相近的李泰居然已经能够插手且决定台府如此重要的人事任命,甚至连自家叔父都要顺应其命令,望向李泰的眼神中也满是惊诧与仰慕,忍不住便感叹道:“不知何时能如西河公这般从容建策立事……”

    李泰转头瞧了这家伙一眼,觉得人的确是应该要有梦想,于是便笑语道:“人各有时,时来运转,旧年仓皇入关时,我也是做梦不敢想象今日之风光。所以还是要壮养志力,等到时机到来,切勿浪费一鸣惊人的好机会!”

    李植只道李泰所言只是自己的经验之谈,颇受鼓励的点头应是,却不知这家伙内心里是怎样的恶趣翻腾,已经在心里盘算着要鼓动他去跟宇文护干仗了。

    几人且谈且饮,不知不觉夜色已经颇深,瞧着若干凤等都精神不济的打起了哈欠,李泰正待起身告辞,李远这才姗姗归家,自然是不好就此离去,只能再坐定下来。

    趁着家奴们重新布置宴席之际,李远先向李泰致歉未暇款待,接下来自是少不了一通夸奖。

    当年他作为西魏方面首先与高仲密方沟通的大将,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短短几年时间里这个少年便成长如此迅猛,居然已经获得了与他并驾齐驱的官爵势位。

    不过他跟李泰虽然不常见面,但也通过兄弟们而对其经历颇多关注,因此倒也并不感觉有多突兀,且并不自恃年长而小觑李泰,摆出一副平等交流的姿态向李泰询问其对河南局势发展的看法。

    讲到这一点,李泰那就太明白了,侯景可能都没他这么明白局势的进一步发展,当然是没有其他变量参与的情况下。

    河南的纷乱是一方面,可若讲到西魏能够利用到的,则就是另一个话题。

    无论是事态的真实发展,还是李泰自己的判断,这第一阶段的局势变化其实都跟西魏没有多大关系,主要还是看戏。

    因为如今的西魏根本就不具备趁机染指河南地区的战略张力,无论是老牌宿将还是他这种立足关陇的新贵,对河南的兴趣都不大。

    所以这一阶段很难发动什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西魏方面能够做到的,就是趁东魏自顾不暇之际,加强针对豫西伊洛地区的渗透与掌控,逐渐夺取河洛周边的据点,一点点扭转在这一区域的被动局面,从而为下一步更大规模的武力干涉而做出准备。

    李远也基本认可这一看法,此夜跟大行台就此谈论良久,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在台府没有达成统一意见之前,很难给予前线提供可观的人力物力的援助,故而还是要依靠伊洛之间那些豪强义军们的行动。

    除此之外,大行台还特意提出一点,那就是建议李远同李泰加强一下私谊联络,如此或许还有可能在特定情况下从李泰这里获得一些台府都难能提供的便利援助。

    本来李远对此还半信半疑,可在听说去年玉璧城便从李泰这里获得了数量不菲的军粮援助后,便不免有些惊诧。出于对大行台的信服,他对李泰便也加倍的热情。

    这份热情,李泰倒也感受得到,只可惜如今李远身在豫西前线,能够调动的人事资源都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