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陆通再作发问,便不再像之前那样严肃,只是朋友间的谈话,而且语气中还有几分规劝之意。以李泰如今的功勋势位,哪怕没有新功加持,那也已经是大多数人需要仰望、寻常人难以企及,实在没有必要搞这些过于狂妄冒进的构计。

    李泰之所以给大行台画上一张大饼,当然不只是为的过嘴瘾。

    时下已经是大统十三年年尾,南梁的内乱即将发生,他画的这张大饼兑现起来难度也并不算大,但在事前就勾画出来,则就不免让人或振奋期待、或充满怀疑。而他则可以借着宇文泰对此的期待,获取到更多的自***。

    就比如之前拿下樊城却又放弃这件事,虽然陆通说国中没有人就此指责质疑,但估计也是被他吹的这个五年计划带偏了注意力,顾不上计较弃守樊城一事。

    否则单就这件事,他可能就得做好接受台府三番五次遣使质问的准备。这么做合理不合理还在其次,关键是借此强调霸府威严、敲打镇边大将。

    李泰当然不想凡事都要向霸府请示、做起事来束手束脚,而想要让领导放任权力,那自然就得彰显自己的价值,想办法把牛皮往大了吹顺便来波PUA:老子帮你谈的是几百个亿的大买卖,你还让会计查我出差花销,是不是不当人了?

    不过像陆通这样的质疑也是正常,李泰也没有再卖弄他对未来局势演变的分析,而是让刘方贵这个南梁降将亲自现身说法,向陆通讲述如今的雍州乃至于整个江汉地区矛盾之复杂与深刻。

    南梁内部本就矛盾重重,再加上刘方贵在讲述的时候也带上了很深的个人感情立场,真可谓是口诛笔伐。就连李泰在听完都都不免感觉南梁已经乱成这逼样了,五年计划都做的太保守了,而陆通也是听得极为入神。

    长孙俭并没有跟他们一起来视察樊城军民,想是去了别处找其旧部打听荆州的详细变化,而当彼此再相聚于州府的时候,他已经是变得更加沉默。

    为了表明自己绝非胡乱吹牛,李泰也将州府正在进行的政务和后续的政令规划都向两人详细介绍一番,虽然其中绝大部分仍然是处于画饼状态,但是两人也都听得如痴如醉。

    尤其是长孙俭,神情可谓是专注而又纠结。之前大行台征询他的时候,他还那么笃定的表示李泰绝非合适人选。但不考虑其人更加长远的计划,单就眼下已经落实的情况来看,李泰也远比他更加适合治理荆州。

    「荆州府库空竭,但州府用兵用役诸多,想必皆是西河公私囊添补。有此毁家纾难之志,西河公本身又刚毅果决、才力出众,荆州得治也是理所当然啊!」

    虽然心里有点不爽,但长孙俭也不得不承认李泰对荆州的治理方法远比自己的更有效果,但还是忍不住酸熘熘的说道,你也就靠砸钱破局。

    李泰也无意隐瞒他大富豪的身份,只当长孙俭是在单纯的夸自己,但又换上一副愁容叹息道:「我虽有毁家纾难之志,但国难所需有若鸿沟,岂止一家之私能够弥平!恰逢两位入境来访,州情如何,毕陈眼前,所以恳请两位能归告主上,允我能在州南边境开市贸易,互通有无、因此增收,为几年后平定江汉积蓄钱粮!」

    这两人就算不来,李泰也打算过段时间奏请霸府与襄阳互市。一则襄阳的商品经济较之沔北的确更发达、互市有利可图,二则就是用明面上的互市来为他准备搞的更大规模的走私来打个掩饰。

    听到李泰这一请求,长孙俭便率先开口道:「两国若能开市,于两边民确实都有大益。若只一味禁绝,但小民需求却仍有,不免私市泛滥、盗匪横生。只是襄阳方面肯否应允?毕竟彼不需求诸我,而我物力颇短于彼。」

    「家父旧曾寓居襄阳多时,自彼州主岳阳王以下皆可友善论交。前者梁人困于兵危,便礼送家父来和。此事之前曾奏于主公,今者与共商讨事务,亦可循就此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