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告知李伯山。我今只与蔡参军商讨,其若有知,则我与参军恐怕不能再相共事了!”

    不待蔡大宝说完,梁王登时便拉下脸来,态度坚决的反对让李泰知晓并参与此事。

    他此番图谋江陵,除了想要先发制人、解决忧患之外,也是希望能够扩充自己的力量,一举扭转身为西魏傀儡的处境。

    如若让沔北的李泰知晓,如果觉得这个计划可行,也只会将其本部人马作为主力,而他襄阳部伍只会是个辅助,最后战利品分享也不会有什么话语权。

    当然更大的可能,还是直接制止梁王这么做,毕竟眼下江陵才是对抗侯景乱军的主力,有湘东王部伍在前面顶着,也有助于李泰巩固其占领的汉东之地,并且向江北淮内继续扩张。

    且不说梁王这里盘算着该要怎么收拾湘东王,当邵陵王尸体被运到襄阳之后不久,李泰便也得知了这一消息。

    他也不由得感慨这萧老七是真的敢,而且好像有点不太尊重大家智商的意思,你要真想掩饰你就好好掩饰一下。这搞的大家要说不是你干的,都不是一个指鹿为马的道德问题,是他妈的智商问题!

    萧老七有此操作倒也在他的预料之内,无非是再一次突破底线的操作罢了。李泰暂时倒也没有借此大作发挥的想法,眼下他针对江陵的策略还是春风细雨一般的渗透而非大张旗鼓的搞事。

    至于邵陵王的尸体辗转来到了襄阳,对梁王萧詧也是一个好机会,若是能够好好运作一番,也能增加一下梁王的人望与号召力。其父昭明太子本来就是梁家嫡序,而且本身名声不差,如今家国遭难、风雨飘摇,想必也不乏南梁时流加倍怀念昭明太子,从而爱屋及乌的对梁王心存亲近。

    于是李泰便也派人前往襄阳吊唁一番,并将自己的一些看法写在信中一并送去。这件事过后不久,便又轮到他们西魏吃席了,近年来一直缠绵病榻、尊体欠安的皇帝元宝炬终于在阳春三月一命呜呼。

    尽管皇帝只是一个傀儡,但帝王驾崩也是一件国家大事。

    不过眼下郢州方面的江陵人马和侯景乱军交战正酣,战场距离汉东地区只有一步之遥,为免战事发展波及到荆州总管府境内,李泰便需要留镇沔北,无暇归国奔丧。

    一想到表兄崔谦跟随自己来到荆州便没有回去过,于是李泰便吩咐崔谦代表总管府归国奔丧,吃席的同时顺便回家看一看家人们。

    郢州方面,去年湘东王萧绎在命令王僧辩率军逐走邵陵王萧纶之后,便以其子萧方诸担任郢州刺史留守彼境。不久之后,侯景便派遣其将任约率军进寇郢州境内的西阳、武昌。

    正在这时候,南梁的宁州刺史徐文盛于境内召集数万人马北上前往江陵投奔,湘东王即以徐文盛为秦州刺史,着其东去迎战任约。

    双方大战一场,任约交战不利而退守西阳,侯景亲自引兵屯守晋熙以为声援,结果国中便发生南康王萧会理等人图谋发动政变,但却被侯景的心腹王伟给平定下来。

    总之这一时期的侯景内部不稳、外扩不利,同时淮南的百万石粮草又被焚烧一空,所以才会派遣使者前往沔北并给李泰开出那么高的条件,希望能够获取其助力。

    时间到了今年,湘东王又派遣诸军进援,徐文盛等诸军攻克武昌,又向前推进一步。任约因其交战不利而向建康告急,侯景便亲自率领大军西进增援。其实也是因为淮南粮草遭劫,三吴之地又被祸乱颇深,建康周边已经难以供养侯景规模庞大的乱军,所以才西进打算以战养战。

    侯景大军抵达西阳境内后,便与徐文盛所率领的江陵人马沿江设垒对峙。徐文盛率部出击,首战告捷,逼得侯景败退归营。

    因为徐文盛军容强盛,侯景又听闻后方江夏城中防守空虚,于是便派遣部将宋子仙、任约率领数百精骑绕道江北进攻后方的江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