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这么一条强龙,对他们而言最理想的方式则就莫过于李泰只是名义上节制此方,而他们则在这虎皮下据城自治。之前李泰往返淮南几次,基本都是很快就撤离,即便夺下了城池也并不长久驻守,这也是他们肯于献城投降的原因之一。

    现在看来,情况似乎与他们所设想的有些不一样,莫非西魏也打算正式的加入到针对淮南的瓜分中来?

    这件事情上,无论他们有什么感想,也都没有什么话语权。且不说现在已经出城投降了,就算是仍然据城而守,在外部没有强力援助的情况下,也不过是多花上李泰一段时间罢了。

    当李泰与这些乡士豪强们交流的时候,其余诸军也已经入驻合肥城中,并且将这座城池给彻底控制了起来。

    在交流过程中,李泰也注意到那老者夏侯万隆与另一名叫做周正方的中年人颇受这些豪强们敬重,似乎隐隐是众人的首领。

    于是当诸军传信已经将城池控制起来的时候,李泰便请这两人随同权景宣一起入城出榜安民,尽快恢复城中的民生秩序,而他则以酬谢众人杀贼献城的名义而将其他豪强们留在军营大帐之中设宴款待。

    权景宣入城之后,便在两名豪强代表的陪同下绕城巡察一番,同时随行的将士沿路张贴榜文并宣扬荆州军入城后对城池的管理规定,至于规定的主要内容也无非就是保障城中士民的人身与财产安全。

    但是除了这比较简约的约法三章之外,榜文中还表明了另一项内容,那就是在北齐占城期间,城中居民如果有什么财物纠纷或者是杀伤讼案对之前判决持有异议者,即日起都可直接入讼州府,州府都会按照实际情况和西魏律令酌情改判。

    那两名陪同权景宣一起巡城的豪强对此倒是没有什么感触,只道是为了扫除北齐残留的影响、梳理西魏的刑令威严。

    但他们如果了解荆州总管府的行事风格,估计就能看出来这是动员舆情、准备发动公审的铺垫,而本该接受公审的最大目标已经被他们砍了,那接下来要公审的自然就是他们了。

    不过李泰也并不是要急不可耐的卸磨杀驴,他只是不希望这些豪强们借助之前在北齐治理下狐假虎威所建立起来的威信继续存在于合肥城中,合肥城本来就已经没有了稳定的乡里社会关系,只要再拆毁这些树立不久的权威,便可以按照荆州总管府的律令建立起一套新的管理秩序。

    至于这些豪强们,总还算是献城有功,所以在招待他们的宴会上,李泰也认真描述了一下如今沔北的发展状况。

    如果这些人愿意的话,甚至可以趁着眼下用兵于淮南的时候,沿着荆州军府的军事通道,带领宗族成员们更加安全的迁往沔北定居下来,并开始新的生活。

    但如果这些人冥顽不灵,还做着什么左右摇摆、割据称雄的美梦,那也就不用走了,留下来现个眼给合肥老少爷们儿欣赏一下。至于说会不会错杀贤良,这一点李泰也不担心,乱世之中道德底线本就不高,唯一的真理就是做大做强,如果做不到最大的那一个,他自己都是死有余辜!

    除了这些合肥城的豪强之外,李泰也重点与鲁氏兄弟交流了一下。

    鲁悉达归顺荆州也有了一段时间,但之前只是派遣兄弟鲁广达往来沔北拜问联络,至于其人李泰还是第一次见到。

    原本在他想象中,鲁悉达应该也是一个趁势而起、狡黠短视的乱世豪强,之前投靠沔北也不过是受迫于北齐在淮南的逐渐做大罢了。

    但是这一次跟鲁悉达交流一番,他才发现其人是一个头脑冷静、思维敏捷,而且还很有大局观的一个人,这让李泰在意外之余也颇感欣喜。

    他麾下将才虽然不少,但是熟悉南朝人事的却仍然不多,鲁悉达既然有此才略,那也大不必只是拘泥于乡土任用,大可以摆在更大的舞台上去。

    合肥这里局面初步稳定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