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峡口守军也尽数缴械。

    与此同时,已经进驻巴东的李迁哲也放舟东来,与进攻江陵的人马取得了联系,彻底打通了从蜀中到江陵的江流通道。

    李泰在对李迁哲嘉勉一通后,便又将之派遣返回峡口镇守。峡口通道的打通对他而言也是意义重大,之前派遣进入巴蜀地区、如今已经控制三巴之地的贺若敦、李迁哲等诸军不再是孤军奋战,终于和荆襄之间连成一片。

    如果说之前还要和宇文贵搞好关系,才能确保在巴地的控制,那么如今据守成都平原的宇文贵就要反过来看李泰眼色了。彼此间一旦交恶,那么分分钟成都城就会被诸方涌入的荆州军团团包围!

    诸事虽然进展顺利,但是距离真正的大局已定还是有一段距离。江陵周边虽然被控制住,但是回师勤王的南梁人马也陆续抵达。

    这其中威胁比较大的便是自广州返回的王琳,王琳本部便有足足上万精军,南去一路又收缴了不少的地方武装力量,此番归援江陵便被湘州等诸路勤王之师推为盟主,兵力足足有三万余众。

    在听闻江陵城已经陷落之后,王琳便入据长沙城,打着勤王救驾的名号继续积蓄实力,并且陆续的出兵占领周边的州郡城邑,并且将其水军大营设置在洞庭湖。

    幸亏李泰先一步派遣徐文盛自夏口移镇巴陵,而徐文盛也不负众望的在巴陵击退了进犯的王琳之军,如此才将王琳的军队困在南岸,不能直抵大江。但王琳所部的存在,也是接下来西魏继续向南岸湘州等地扩张势力的一个巨大威胁。

    原本的历史上,西魏在攻陷江陵后所采取的策略是将城中人和物尽数掳掠精光,然后将梁王萧詧留在江陵立为傀儡,再配合着一些驻军,大队人马便满载而还。因此对于王琳等残余势力们基本上都是保持着视而不见、不加理会的态度,并没有继续深入的进行清剿镇压。

    但是李泰自然不能采取这样的策略,他抢夺军权攻下江陵,除了是希望能够避免江陵历史上的惨剧之外,也是为了将江陵打造为一个继续征服长江下游和江南地区的桥头堡。故而对于江陵周边所存在的威胁,他也不能由之任之,哪怕不能完全剿灭,也要削弱到一个不会轻易撼动江陵的程度。

    所以接下来的这一段时间,对于李泰也是比较关键,除了要继续平定南梁这些残余势力的反扑之外,还要应付来自背后的内部威胁。

    宇文泰是一个怎样的人,李泰心里很清楚。虽然自己这一波逆反操作搞得其人很恼火,但是距离其人彻底崩溃还远得很。哪怕父兄全都死亡,宇文泰仍然担起家业,面对高欢的极限施压,他也能够坚持抗争、逆转局面,李泰所作出的这些挑战,只会招惹其人更加凶狠的报复。

    当然李泰也并不是吃素的,对于宇文泰接下来的各种或许会有的应对策略也都有所考虑。

    最坏的情况莫过于宇文泰直接亲自率领大军南来讨伐自己这个反骨仔,但是如此一来那就是真的你死我活了,而且拳怕少壮,孰胜孰负很难预料。就算宇文泰一时冲动下会有这样的想法,但过后必然很快就会打消这一念头。

    老家伙们奋斗这么多年,为的就是快意恩仇的跟小伙子们一决胜负?凭着过往多年积攒的财、势等各种手段欺压威逼,这才是正常该有的思路。而一旦采取这样的迂回策略,李泰的招不能说比宇文泰更多吧,起码也能搞个有来有往,而他有一个最大的优势是宇文泰所不具备的,那就是时间。

    所以李泰眼下倒也并不急于进取什么,首先是稳住当下的局面、避免忙中出错,稳得住那就已经赢了一大半。

    眼下最容易出问题的,其实就是自武关南来的这六

    万大军。李泰虽然取得了大军的控制权,并且带领他们创造了辉煌的大胜,但是这些人毕竟根基是在关中,而宇文泰如果不直接南来讨伐,那么最有可能也就是从这方面下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