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说实话,在武关以南地区脱离掌控之后,如今的中外府真的有点不具备发动一场有规模的战争的能力,尤其对手还是北齐这样一个强大的政权。

    别的不说,单单如今还滞留在武关以南的那些关中府兵们,就占了现役主力作战部伍将近三分之一的数额!

    李伯山让杨忠捎回来的话,既是故技重施的缓兵之计,看样子其人也并不怎么相信中外府真的敢于向北齐发起进攻。

    其人这样的态度,自然更加激怒了宇文泰,一方面自然是因为其人骄狂无赖的做法,另一方面则就是因为这小子看事还挺准!

    对于出兵伐齐这一件事,宇文泰真的是口号先行,起码一直到目前为止,具体的征发和行军用兵以及战略战术等都还没有一个具体的计划。

    如今的北齐较之旧年要更加的强大,尤其齐主高洋如今在其国中的威望较之篡国之初完全的不可同日而语。宇文泰往年出兵已经无功而返,此番若再有举动,起码也得较之前次更加的用心和谨慎。

    可是现在他自己能够调动的力量较之前次还有收缩,国中不和谐的声音也变得更大,为了保证一个起码不能比前次更差的结果,寻求外部的助力算是一个比较现实和稳妥的思路。

    而讲到外部助力,摆在宇文泰面前的选择也很有限,但却恰好有一个无比适合,那就是草原上崛起的新霸主突厥!

    数年前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率领部众战胜了柔然,建立起突厥汗国,之后便横扫漠北。除了在与北齐的交战中遭遇了一些挫折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对手,到如今已经是草原上当之无愧的新霸主。

    宇文泰对突厥的关注和交好从很早之前便开始了,当然也是因为柔然与高欢所掌控的东魏邦交密切,逼得西魏不得不选择其他的合作伙伴。事实证明宇文泰的眼光自是不错的,提前投资突厥也算是押宝成功,而突厥在崛起之后,与西魏之间也算是交往密切,让西魏的边防压力大为缓解。

    此番东征北齐,宇文泰自然而然便想到与突厥联合。如今突厥在位的可汗乃是木杆可汗阿史那俟斤,其人继位之初与北齐交战而遭到大败,也正是由他口中喊出高洋「英雄天子」的名号。

    与北齐交战不利后,突厥近年来主要集中用兵于漠北,击败和兼并了众多的漠北部伍,势力较之往年也更加雄壮。而木杆可汗对于旧年落败于北齐也是耿耿于怀,一直都有伺机报复的想法,如今若与相约攻齐,其人想必也会动心。

    年初的时候,宇文泰便已经遣使北去,与突厥就此进行商讨。经过往来半年的联络商讨,突厥木杆可汗也基本同意了双方共同出兵,一南一北的向北齐发起进攻。

    但是如今的突厥也不像往年势弱时迫切想要获得承认,在约定出兵的同时,还是提出了自己的要求。第一就是宇文泰要迎娶突厥木杆可汗的女儿为妻,第二便是交出之前投靠依附西魏的柔然可汗邓叔子。

    这两个要求中,第一个还倒罢了,从柔然时期开始便一直有这样的一个传统,西魏皇帝元宝炬为了迎娶柔然公主要休了原本的皇后,而高欢同样也难免这一遭,就连其原配娄氏都不免要让出正室的名份来恭待蠕蠕公主。

    如今相同的情况轮到宇文泰头上,只不过从柔然公主换成了突厥公主,而宇文泰正妻冯翊公主早已经病逝,相较其他人还省去了抛弃原配这一流程。只要能够得来强援,宇文泰自然也不排斥送上门来的突厥公主。

    但是第二个要求,则就让人有点不能接受了,就算能接受,心里也会很难受。

    柔然这个政权整体虽然被击溃,但崩散开来的大大小小势力还是不少的。之前北齐接受又背叛北齐的算是柔

    然残部主体,而西魏这里也接收到了一股柔然势力,即就是柔然头兵可汗阿那瓌的叔叔邓叔子所率领的柔然别部。

    高洋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