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喜他那优柔寡断的性子,所以这才把你留在京师,想让你成为你大哥和瞻基的磨刀石,好好磨一磨他们父子二人的性子!”

    “再者你这孩子毕竟也是对大明有功的,靖难之役功勋卓著,半个天下都是你朱高煦打下来的,可因为你不是嫡长子,哪怕爹再不情愿,也只能捏着鼻子册立你大哥为太子,所以爹想着用其他方式多补偿你一下,留在身边总比让你一个人去云南就藩好。”

    朱棣说出这番话后,满脸都是悲戚神色。

    显然,他又想起了前太子朱高炽,那个最让他安心的儿子!

    “你大哥这个人,能力确实没得说,天生就是做皇帝的材料。”

    “奈何他天生肥胖重病缠身,小时候医师就给他看过,说这孩子活不过三十,所以你爹我才会将希望放在你身上!”

    “不然你以为,爹当初为何要对你说那句话?”

    “呵,世子多疾,汝当勉励之!”

    朱棣似哭似笑,眼角不自觉地有泪水掉落。

    “如果老大跟你一样,身体健康,无病无灾,我又怎么可能会对你说这种话?”

    “这一切都是天意啊!命中注定,强求不得!”

    朱高煦默然,同样叹了口气。

    大胖胖确实是可惜了。

    天生仁君,却受困于病体,历史上也是英年早逝,做了不到一年的皇帝。

    因为他朱高煦的意外到来,致使这位好大哥直接就驾鹤西去了,令人扼腕叹息。

    “永乐立朝后,朕一直对立储之事犹豫不定,一方面是不得不册立嫡长子为储君,另一方面则是觉得有愧于你,所以一直拖着不立。”

    “但是当时的情况,想必你心中也有数,咱家造反篡了江山,帝位本就不稳,朝堂之上还有大量南臣阴谋叛乱,你爹我真的没有办法,只能立了老大这个太子,暂且稳住人心。”

    “毕竟立嫡不立贤,大明不能步上李唐后尘,爹已经篡夺了侄儿的江山,不能再让老朱家的子孙后人自相残杀,留下这道隐患,所以爹只能册立老大,不管如何都只能立他为太子!”

    这番话,朱棣一直埋藏在心里面,从未对任何人提及。

    直到现在,他才终于开口,一方面是为了给这个二儿子道歉,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醒朱高煦,务必要遵从嫡长子制度!

    李唐王朝历代宫廷政变不绝,甚至还出现了女子称帝仳鸡司晨的可笑场面,就是自李唐太宗时期埋下的祸根!

    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斩杀嫡长子李建成,逼迫唐高宗退位让贤,直接将嫡长子继承制度碾成了粉碎!

    在这之后,李世民也得到了他应有的报应。

    李世民一生生下十四子,三个儿子夭折,九个儿子造反,唯独只有两个儿子得以善终!

    这就是他破坏嫡长子制度而遭到的报应!

    毕竟他李世民的皇位,可是靠着宫廷政变抢来的,自然也就落到了他那些儿子眼里。

    既然父皇的皇位都是抢来的,那为什么我自己不可以呢?

    太子李承乾造反不成,更是给他那些儿子打了一针强心剂!

    三子李恪夺嫡失败,被诬谋反,斩首示众!

    四子李泰夺嫡失败,废为庶民,郁郁而终!

    五子李佑起兵造反,兵败被赐死!

    六子李愔夺嫡不成,被流放巴州,后死于流放地!

    七子李恽被人诬告谋反,畏罪自杀!

    ……

    十四个儿子,仅有两人得以善终,这就是不折不扣的报应啊!

    朱棣不比李世民,他一生只有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