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的收益,都足够他东阿张氏白吃好几辈子了!

    但是,这还不够。

    家业是有了,那就要考虑传承的问题。

    所以这些年来,东阿张氏也没少找他张本联络感情,推荐族内的杰出子弟,希冀着张本能够动用一下他这位南京兵部尚书的人脉关系,帮助这些东阿张氏的族内子弟步入仕途,或者说透露一下科举大考的风向,从而确保东阿张氏传承有人,后继绵延!

    这就是一个宗族的崛起过程,靠的正是科举制度。

    说起来也很是悲哀可笑,当年李唐朝廷之所以推行科举制度,就是为了打破世家大族对知识官场的封锁。

    而这科举也从李唐开始定型,被誉为是历代国朝的抡才大典。

    可是等到了大明王朝,科举制度发展至今,却是早已经变了味道,反倒是成了培养出一个个士绅缙绅大族的工具,让人觉得可悲又可笑!

    这里面的道理,张本这位老尚书自然都懂。

    他可以做到洁身自好,可以做到不与那些贪官污吏同流合污。

    但是他背后的宗族东阿张氏却是做不到,甚至比朝堂官场里面的贪官污吏做得还要过分。

    毕竟那些贪官污吏,只是一个人贪腐,而这东阿张氏却是阖家阖族侵占田地,欺压地方百姓!

    这么看起来的话,这些宗族的危害,甚至还要远远超过那些贪官污吏!

    因为,一个宗族崛起的过程,就是一个吸血的过程,吸的是当地老百姓的血,可谓是敲骨吸髓!

    “陛下,老臣……有罪!”

    张本颤颤巍巍地起身,想要跪地请罪,却被朱高煦一把给扶住了。

    “老尚书切莫如此。”

    朱高煦叹道:“此事与您无关。”

    “老尚书“穷张”的名号,可是天下皆知。”

    “国朝上下,如您这般一直坚守原则、洁身自好的官员,已经太少太少了。”

    “至于那东阿张氏,不过是一群吸血蛀虫罢了,可这大明天下,却不只有这么一个东阿张氏,几乎每一位朝堂重臣背后,都站着一个“东阿张氏”!”

    “这也是为何,朕一定要推行摊丁入亩新政,一定要扩展朝廷规模,打破士绅宗族对地方封锁的真正原因!”

    张本闻言脸色微变,深深地叹了口气。

    “可是陛下想过没有,这样一来,国朝只怕会失去士林之心啊!”

    朱高煦闻言轻笑道:“那又如何?”

    “他们难道还敢造反不成吗?”

    “老尚书要知道,手握兵权的皇帝,永远都会立于不败之地!”

    “谁敢在这个时候冒出头来,朕就敢将他们杀光诛尽,骨灰都给他们扬喽!”

    听见皇帝陛下这杀气腾腾的话语,张本一时间有些愣神。

    “可是陛下,如此一来,您这名声……”

    “哈哈哈……”朱高煦大笑道,“朕还要什么名声?”

    “朕躬有罪,无以万方!”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史笔如铁,那又如何?”

    “是非对错,自有后人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