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匈奴人最大的优势,尤其是在这种开阔的地形之中,这是韩信最不喜欢的战场,步兵在旷野之中面对骑兵能玩的战术实在是太少了。

    在对阵冒顿匈奴的战争中,韩信将战国以来渐渐减少的战车拿了起来,重新改装之后,能够完全挡住骑兵的冲击,而且非常适宜弓弩手进攻。

    现在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战车相互结阵,缓慢推进,匈奴人只要一靠近就是锋锐的弓弩进攻,想要冲击又完全攻不破战车的防线,时不时还要防御汉军穿插的骑兵。

    简直苦不堪言,只能发挥速度的优势,不断的射出箭矢,汉军和匈奴军都有士卒在不断的倒下,但是明显匈奴人倒下的更多,因为双方的武器装备并不是一个级别。

    冒顿命令匈奴人不断的后退,他是一个杰出的君主和统帅,而不是一个赌徒,如果得不到利益,他宁愿直接退走,所以不会和韩信死磕。

    这种僵持的状态,直到韩信的另外两路大军按照韩信的命令迂回,从冒顿的后方包抄而来才彻底打破。

    冒顿见到神兵天降的两支大军,惊骇莫名,不明白自己选择的大战场所,为什么会提前有汉军迂回,他强行稳住心神,率领着大军突围。

    韩信见到两支大军按时出现,当即朗声大笑道:“匈奴单于要逃,杀!”

    汉军三支大军齐动,绞杀匈奴大军,经过数个时辰的浴血搏杀,大部匈奴人随着冒顿逃走,汉军骑兵不足,没有追击。

    汉军斩杀匈奴三万,俘虏五万,加上先前的两万人,北方胡人这番南下算得上是伤筋动骨了。

    从未遭遇过这么重大失败的冒顿很是愤怒,唯一庆幸的是这一次他的本部实力没有过于大的损失,之后还能继续整合实力受损的部落,他决定要彻底将整个草原都整合起来,不仅仅是现在这种松散的联盟。

    当他越过长城返回河套地区时,洛陵派了一个匈奴人给冒顿带了一封信,开头就是:“素王人间行走讨匈奴单于书。”

    信中则是洛陵对冒顿的种种训斥,要求冒顿跪行到阴山来祈求原谅,否则就要降下神罚。

    洛陵当然知道冒顿不会来,但目的正在于此。

    ————

    匈奴之侵,如风如火,公闻之,曰:“素王不豫,吾当北向。”

    遂入草原,溯溪而上,过匈奴八十一部,不染尘埃,食天地之气,服日月华霜,胡人望之若神,皆跪而拜之。

    公察其人若诸夏,乃曰:“十之有三,夏之苗裔,习胡语,着胡服,易胡俗,及死,永堕无间,不得见先祖神灵,悲矣。”——《史记·洛昭公世家》

    求波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