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从来没有主动为了达成什么目的而去害人,贾诩的性格只想自保,这就胜过了大多数人。

    洛枢前来寻找贾诩的时候,他正悠闲的躺在屋中,一壶茶在锅炉上烧着,手中捧着一卷书,脸上满是惬意的表情。

    在这乱世之中,竟然还有这么悠闲安全的生活,贾诩只感觉太爽了。

    见到洛枢前来,贾诩猛然坐起,手中持着羽扇抱拳作揖道:“诩见过公子。”

    洛枢和贾诩见礼后匆匆带着他前往拜见洛彰。

    洛彰先是将诸侯的性格特点告知贾诩,贾诩闻言不由自主的将羽扇盖住了下半部脸颊。

    来了!

    生活在洛氏中经常遇到的那种不讲道理的感觉来了。

    洛彰和洛枢对贾诩并不是很避讳。

    贾诩虽然还没有亲眼见过,但他这样聪明到极点的人,隐隐约约之间还是能够感受到洛氏的神异之处。

    听罢诸侯的性格特点,贾诩便直接说道:“大公,公子,倘若这些性格属实的话,那诩反而认为,天下大势就在这其中了。

    昔年的项王若是以此评判的话,怕是连人主之相都未曾有,但若不是遇到神姿天纵的高皇帝,项王就真的建立楚朝了。

    决定一个势力强弱的关键有两点,一是主君,二是基业。

    基业相差不大,便以主君才能高低决胜负,主君相差不大,便以基业深厚决胜负。

    在这些诸侯中,袁绍、曹操、刘备、燕主、中夏王,这五人评价较高,但以诩观来,除非洛氏愿意襄助燕主和中夏王,否则这二人没有机会。

    袁曹刘是天下第一流的豪杰,基业同样是天下绝顶,未来就在这三人之中。

    当今天下各大世家都开始多方下注,洛氏也应当早做准备。

    刘备那里有英侯在,只剩下袁绍和曹操。

    袁绍多番接触洛氏,对洛氏释放了极大的善意,现在只缺少一个契机,双方就可以君臣得宜。

    曹操那里反而是最复杂的,他接回了汉室的皇帝,他不是甘于屈居人下之人,日后势必是要起冲突的,倘若洛氏子参与到其中,还需要好好思虑一番。”

    如今的形势和秦末相当的不同,当初的洛氏刚刚经历过破灭,子弟各自游历,自微末时便结交了高皇帝。

    但是如今的子弟大多生活在昭城中,外间人寻常难见。

    这些诸侯起事的时候,家族子弟未曾参与进去,现在想要进去分一杯羹已经很难。

    贾诩分析的头头是道,洛彰和洛枢对视一眼,便将二人所商议的那件事道出。

    贾诩直接愣在原地,就连羽扇都忘了摇,他抬眼望向洛彰和洛枢,见到二人眼神就知道他们是认真的。

    贾诩没有出言,反而说道:“大公,诩曾经听闻过一句话,如果一条律令能带来好的结果,但是没有力量去执行它,那最好不要让它出现。

    它不出现,那就永远不会被践踏。

    如果它出现了,被人所践踏,而又不受到惩罚的话,道德就会滑向更深的深渊。

    正如弑杀君主,对那些茹毛饮血的蛮夷来说,这不算是什么。

    但是诸夏有素王所制定的礼仪,于是弑君成为了不可饶恕的罪过。

    如果您想要做一些事,却没有约束惩罚的手段,最好不要去做。”

    贾诩的神情很少这么认真,他是真的觉得这件事太难了,很可能会有大量不必要的牺牲。

    洛彰和洛枢闻言一对视,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洛枢朗声笑着说道:“文和先生,你说洛氏这种家族,一千三百年来,一直都这么高调的存在于人世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