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颍黄巾总共的兵力有多少,恐怕张冲都没底。

    一般来说,想要精准估算麾下兵力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不是说将手下各军吏的数字简单加起来就行的,因为你不确定这些数字是否可靠。非得有大量的文吏和案牍统计工作才可行,而且还要经常统计。因为军队里每时每刻都会有人伤病、开逃、战死,这些数字不更新,那手里的兵册就是样子货。

    张冲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和制度化,也只能说对自己的主力营头有比较准确的人力掌握,对外围的汝颍黄巾根本不清楚。当然,那些汝颍小帅们也不希望张冲弄清楚,手里的兵力虚实怎么能让别人知道呢?

    那张冲是如何掌握汝颍黄巾的大概战损和人力情况呢?

    张冲之前就用了一个办法。在攻打管县时,他让每一个黄巾军都拿一块石头从中军阵前走过,然后将手里的石头放到阵前的一个个筐里。等全部放完后,这些筐就被封存了。之后管城之战结束后,从战场下来的汝颍黄巾再从中军走过,每人走的时候再从筐里拿一个石头,最后筐里剩下的就是此战的战损人数。

    可能有很多只是受伤了没来,但连走都走不了,也说明已经丧失了战斗力,是以在实际上也是战损了。这种方式虽然原始粗糙,却是最具性价比的方式了。

    之后泰山军继续北上,并在荥阳岳岗大营与汉军决战。当时张冲对汝颍黄巾的兵力掌握是管城之战后的数据,兵力九千。但此时在战场上的,到底有没有九千,张冲也不确定了。

    所以当后三阵的汝颍黄巾乌泱泱冲下来的时候,于禁脑子直接懵了下,因为视野的问题,他看到冲下来一片,只当是后三阵的汝颍黄巾全冲下了。

    所以于禁当时的心就往下直坠。因为那里至少有六千兵力,本来依靠坚阵与工事,于禁还是有信心抵挡住汉军骑军的冲锋的,但谁知道!

    「竖子不足与谋!」

    于禁恨恨说了句,然后就开始稳定被摇动的军心,大声呼斥让各屯队稳住阵脚。.

    而那边幽州突骑的前军部司马寇淮看到眼前这幕人海冲锋,大喜,他不禁对边上的小将阎柔道:

    「此战之机已到!」

    阎柔皱着眉,问道:

    「这番下来的蛾贼太多,是不是等跑散了再冲。」

    寇淮豪迈道:

    「你不懂,草越厚,越好割!」

    说完,寇淮就吹响了号角,麾下四百骑士放下马矟,缓慢的马速再次加起,在很短的时间就到了全速冲刺。

    前阵内的于禁就这么看着那些友军们在这些铁骑的冲撞中七零八落,他们根本不知道,面对冲锋的骑军,不结阵的话,便是有勇气也毫无意义。

    但于禁已经顾不上悲悯了,因为在汉军铁骑下重挫的汝颍黄巾直接倒卷了回来,开始冲击着自家的军阵。

    于禁大声下令:

    「敢冲阵者,杀无赦!」

    随后各派的曲将都大声应喏。

    五列的千人长戈甲士就开始在阵前捅刺着乱卒,一排捅累了,就是后一排。这就是军阵的作用,可以前后轮替,保持整个军阵的抗击能力。

    连绵的刺击打垮了汝颍溃兵的最后疯狂,理智终于回到他们的头上。在意识到不能冲击自家友军后,他们开始从阵前两侧撤退,一路奔到了后阵。那里,依然有一半多的汝颍黄巾在有经验的军吏的维持下保持阵型。

    同样保持阵型的还有中部的颍川魁何大力,汝南魁曹大用。他们亲自弹压着军阵,让各队都留在阵线上。

    两阵内,望着越来越多的溃兵越过自家阵型回到后阵,曹大用担忧的说了句:

    「这下麻烦了!」

    是啊,刚刚那场混乱,少说一两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