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尉。

    经过一年多的组建,如今海波校尉实力稍有,已然可以肩负跨海补给的任务,所以这一次由张冲特批,准薛安部参战。

    而除了上述部队外,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中护军系统的将吏。

    泰山军发展至今,中护军虽然还同属于五军野战,但因为其戍守邺城之重任,不能长久在位。

    所以在制度上,中护军形成了类似于汉家南北二军的形式。

    每年,兵部会抽调其余四军轮番入邺京,而中护军的吏士们也开始轮番到各外军系统历练。

    这种轮番制度既可以保持中护军的战斗力,又能使得外四军依然能被中枢牢牢掌控。

    而这一次,中护军也选五千吏士参战,其中涉及十部,皆为中外军的骁勇战将所领。

    而除了五军野战、中护军、水军、镇戍兵参战外,还有一支独特的部队,那就是夷兵部队。

    这里的夷兵是历次和河北汉军决战后收降的,其中乌桓人、肃慎人、高句丽人、鲜卑人、匈奴人,扶余人皆有,可以说涵盖了如今遍布东北地区的民族。

    这些人人数不多,大致在三千人左右,但却可以为泰山军了解东北各部落形势提供咨询,可以说非常重要。

    所以张冲从这份名单上可以看出即便诸大臣对伐辽东有异议,但在张冲决定后,依然尽心配合,可见此阶段的泰山军高层的纪律和配合。

    也越是看到这份名单,张冲也就越坚定了看法。毕竟这份名单上,涉及到的将校部队已经接近四万三千人了,如此庞大的部队,目前只有张冲可以调度。

    于是,他合上文牍,对包括度满、杨茂在内的一众门下、枢密,说道:

    “诸臣工,此次伐辽东之战,我打算亲征。”

    按道理来说,张冲已经称王,已经可以用寡人来称呼自己。但张冲偏偏不喜欢这种称呼,依旧固执的在用我来自称。

    而当张冲这话说完,下面的一众人皆面露惊色。

    倒不是张冲亲征是件奇怪事,毕竟泰山军这一路以来,几乎都是王上率兵出征,所战皆捷。

    但问题是,如今张冲已经是一地之王了,除了打卢植的时候出征过,其他时候都是在京部署,将杀伐之权授大将节度。

    而现在,张冲突然说要御驾亲征,怎不石破天惊?

    尤其是从右北平赶回来的张旦更是惊讶,他本以为这次回邺京,是王上要将东征辽东一事交给他的,为此他还特意准备军略好回京做答,但现在竟然是王上亲征?

    于是,张旦率先出列,他对上首的张冲劝谏道:

    “王上,自古天子帝王居中国,抚四夷。而辽东之土寇本就是癣疥,我又大兵压境,敌必望风鼠溃。王上再出征,也无趣得很。”

    张旦这话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大王你都是咱们的王了,自古什么时候见过帝王出国的?所以还是别折腾了。

    他以为张冲是久不耐宫中,想上战场松松筋骨。

    而这边张旦说完,对面的一众门下也从初时的震惊中反应过来了。

    其中最为年长,又为国戚之一的蔡邕直接站起来进谏:

    “如今天下犹如一身,邺京为心腹,州县为四肢,四夷为身外之物。今辽东四郡、高句丽、东部鲜卑虽可恶,确应征伐。然王上可令良帅统兵虎贲数万,以陛下之威名,取之如探囊取物。而今太子新立,年纪尚幼,监国恐有不逮。而王上却涉辽海之险,轻行远举,此非国家之福。”

    果然是最为耿介的老蔡,一出口甚至比刚刚张冲说要亲征都要骇人。

    只因他这个身份说了一个相当忌讳的事情,那就是宫闱。

    现在的太子是皇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