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袁总督此行无非是对你朝国王不如期朝贡的惩戒,如何又成了朕要陷安南于水火?”被人当面揭穿了阴谋,洪涛不光不恼羞成怒还笑了起来。

    挺有意思的哈,至今为止,包括整天陪在身边的王安在内,还没有一个人能提前预判到自己的想法。今天终于出现了一个,却是个远隔千里不曾谋面的外国人。

    “草民通读了安南和华夏的史书,在其中发现了个共同点,也是朝代更迭的关键。谁若是能把此点化解,谁就能大权独揽巍然不倒。只可惜历经了千年没有一个皇帝能做到,直到陛下登基。

    陛下在广东实施的新政正是破解此点的办法,此后大明将如日中天重回永乐朝雄风,且有过之无不及。不仅安南,周边所有小国恐都将臣服于大明天子脚下。

    可大明的兴盛对安南百姓来讲不一定是好事,袁总督与占婆土司的对话,草民做为通译听得一清二楚。

    以后安南怕是要成为肇庆和广州郊外的农田,百姓把大米甘蔗种出来全会被海船拉走,换回兵甲利器相互厮杀,世世代代永无宁日。”

    这次皇帝没说让平身,阮香江就以头杵地跪着回答。详细讲述了是怎么了解广东新政的,又是怎么理解的,最后则是对安南将来局面发展的预估。

    “王承恩,听见了吗,这才叫有脑子的人,若是放在大明必能成为朕的助力。只可惜他是安南人……你以为该如何处置?”

    洪涛虽然也坐在硬邦邦的桥面阶梯上,看上去比阮香江舒服不了多少,实际上却自在的很。一边听一边摇头晃脑左顾右盼,听完了先不做评价,而是和身边的王承恩交换起了意见。

    “……奴婢以为不可听其片面之词,应交给张公公严加盘问,看看其背后有没有人指使。”

    此时的王承恩已经是成年人了,长高了不少,不能说健壮也称得上结实,和七年前相比完完全全是个大小伙子。同时想法也随之复杂了起来,任何事在他眼中都不再停留于表面,必然要追究内在。

    “嗯,有道理……不过你觉得谁能在海军突袭之前就在顺化城收买当地名士,还要确保其被生擒,并得到袁总督的青睐,再带到朕面前侃侃而谈呢?”

    对于这番见解洪涛先是点头表示认可,做为皇帝的贴身长随,又暗中控制着最神秘的壁虎情报系统,警惕性当然是最重要的,怀疑一切不该叫本领而是本能。随后又提出了一个疑问,像是要进一步加强警惕性。

    “……万岁爷,奴婢是不是猜错了?”

    但王承恩可不这么觉得,按照自己的逻辑查下去,第一个或者说唯一的怀疑者就应该是袁可立,只有这位海军总督能符合全部条件。可问题是袁可立没理由站在安南人一边反对皇帝,那答案就应该是自己想错了。

    “以后做事不要猜,九次猜对了一次猜错了就有可能是灭顶之灾。”对于王承恩,洪涛的要求不高,能踏踏实实做事即可,用不着太多自我发挥。

    “伱来说说看朝代更迭的关键是什么,如果说得对朕可以考虑你的请求。错了就按照他的办法,把你交与锦衣卫下诏狱严审。你既然对大明很熟悉,自然应该知道锦衣卫的名号吧?”

    但对阮香江就不能太客气了,王承恩的怀疑并不是空穴来风,袁可立的疑点也不是一丁点都没有。虽然说逻辑很重要,可有时候人也会不遵循逻辑,经常做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

    唯一能证明不是袁可立背后授意的办法就是让阮香江继续解释其理念,看看他所说的理由到底是听别人讲了记住的,还是有心而生。

    “草民以为,从大明到安南,朝代更迭的原因只有一个字,钱!”阮香江的回答很简单,只有短短一句话。

    “……起来坐着讲,详细讲!”但就是这么一句话,让他重新获得了暂时的优待,可以和皇帝并排坐在台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