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工厂、商人、工人、农户、甚至流民都是受益者,那谁吃亏呢?按照皇帝的一贯风格,应该是没人吃亏,或者有人吃亏却看不出来。

    但这次不一样,因为报纸上就合作社一事吵过很久的嘴架,不支持或者坚决反对的肯定就是吃亏呗。然后谁吃亏就一目了然了,基本全是地主豪绅。

    有了合作社与工厂的存在,让他们逐步失去了对农户的控制权。以前农户们没有别的选择,除非逃荒当流民,否则不管如何吃亏也得给地主豪绅种地纳粮,最终剩下点粮食,还得就着野菜才能勉强吃饱。

    但现在不成了,农户们多了几种选择。有点手艺的可以弄个家庭小作坊,为附近的大工厂供货。或者去工厂里工作,每个月拿到的工钱足够养活一家好几口人,直接就脱离了土地,谁还管你家里有多少田亩。

    敢在村子里找借口故意欺负工人,那真是嫌命太长了。胳膊上绑着红布的护厂队可比看家护院的家丁厉害多了。

    玩武的人家手里有火铳,还和陆军学过兵法,出关打仗肯定差点意思,搞个村子里的械斗必须是常胜将军。

    玩文的更有恃无恐,只要把破坏新政的帽子往地主脑袋上一扣,再拿出点证据,别说县衙,就算打到京城去也是输。轻则打板子罚银子,重了保不准就得抄家苦役,田产全部充公,隔不了几天就成合作社。

    在这种大环境下,地主豪强们只能把更多精力用于投资工厂,至于说家里的田亩,只要别撂荒就成。多收两斗少收两斗千万别计较。把佃户逼狠了人家可以去工厂工作,还可以报名当合作社员。

    结果吃亏的还是自己,两季没人耕种土地就会被充公,县衙里那些来自广东和福建的年轻小吏真是坏透了,整天骑着小毛驴到乡下四处溜达,看见块荒地就往小本子上记,还拿出地图对照,一边写一边狞笑。

    北方各省都在为皇帝御驾亲征大破女真兵马高兴呢,但消息传到南方,尤其是广东和福建,当地人却没什么大反应。倒不是他们对朝廷有意见,更不是不待见皇帝,而是忙于决定自身的发展,真没功夫想别的。

    马尼拉城,连同小吕宋岛,去年底被大明海军攻陷并占领,春节过后贴出了告示,明言赶跑当地的佛郎机人总督,从此以后全属于大明了。

    但告示里也说了,由于当地土著还不是太顺服,所以商船在港口区域停靠、装卸货毫无问题,暂时不鼓励海商们移居。

    有道是说话听音、锣鼓听声,马上就有不少人从这则告示中听到了话外音。

    首先,大明海军不是去惩戒佛郎机人的,而是把他们连根拔起全赶走了。其次,马尼拉城包括小吕宋岛全属于大明版图了!最后,海军只是说暂时不鼓励海商们移居,却没说禁止,更没说永远。

    富贵险中求,对于向大海讨生活的人来讲就是金科玉律。没风险的事儿就没富贵,连打鱼的都懂得风浪越大鱼越贵的道理,海商们岂能熟视无睹。

    既然让去,那就必须趁早准备。海军告示里明确给出了风险的来源,这就为海商们又增加了一盏指路明灯。当地土著是吧?得嘞,咱打不过佛郎机人,可不见得打不过土著。

    一家打不过,那就几家、十几家联合起来,再通过合法不合法的手段购买些盔甲武器傍身,尤其是弓弩,多多益善。

    关系硬、胆子大、本钱足的大海商还可以通过三十六行买两门火炮压箱底。有了这家伙,别说当地土著,就算遇上佛郎机人的大船也有一战之力。

    可光在马尼拉港站住了脚,并不能马上得到富贵。海军固然厉害,佛郎机人也不是白给的,好歹也得经过一番苦战才能获胜。而且眼下当地土著还没被打服,肯定时不时的还得有骚乱,马尼拉港的经商环境必然堪忧。

    治安不好是商人的大忌,各地海商来的少了,货物销路就不好。所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