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拖延时间,等到刘表死后,才能上位大将军。

    因而一时心情无比矛盾。

    只不过再矛盾,眼下的当务之急还是存亡危急,在刘表的逼迫下,他也不得不对张鲁发起强行进攻。

    甚至还不能败。

    一旦败了,不仅刘表有借口杀他,他的兵权还会被夺,所以只能全力以赴。

    建安十二年七月,蔡瑁再次对平乡关发起了猛攻。

    八月汉中大雨,潜江水位暴涨,潜江下游非常宽阔,但平乡一带所在的上游较为狭窄,使得蔡瑁水军很难发挥。

    如今水位暴涨之后,船队抵达了平乡,他们的位置甚至比在张鲁在平乡铸造的城池还要高,无数箭雨从船上对着平乡关挥洒,关上几乎无人敢防守。

    趁着这个机会蔡瑁立即下令步卒进攻城池,平乡关很快就被攻克,张鲁大军连忙撤回汉昌。

    到八月下旬,蔡瑁就彻底拿下了整个平乡关。

    平乡关被攻克之后很大程度缓解了蔡瑁的压力,刘表最近开朝议也不再提让文聘去取代蔡瑁的事情,但依旧在不断催促蔡瑁尽快把张鲁打败。

    为此蔡瑁也不得不继续进攻,平乡关是最为险峻的关卡,过了平乡关打汉昌城应该会更加好打一点才对。

    可这也极大延长了蔡瑁的补给线,本来他的粮草来源大部分都是从荆州走水运运过来,走长江到江州,再从江州北上到垫江,最后从垫江送到宕渠,长途跋涉上千公里。

    之前的这些河流都是大江大河,虽然一路都是逆流,可走水运总比陆运要好。但过了平乡潜江上游愈加狭窄,且还有断层瀑布,已经很难走水路运输。

    走陆路就是米仓道的路,但也是极为崎岖,从宕渠运过来连绵数百公里,让蔡瑁吃尽了苦头,只能暂时驻扎于平乡,等待后续粮草。

    到十月份,在等待了一个多月之后,陆陆续续自宕渠县送了大批粮草过来,蔡瑁北上出兵汉昌,包围了汉昌城。

    双方再次陷入僵持。

    一直到十一月份,蔡瑁军中粮草接近枯竭,好在从荆州来的新一批粮草运到了宕渠,很快就可以补上。

    然而谁也不知道的是,在东面的巴蜀道,张鲁遣部将杨昂,领精兵一万,悄然南下。

    张鲁虽然压着刘璋打,但他是因为接受了很多关中财产,董卓之乱无数关中百姓迁移汉中,让他的兵马和实力暴涨,才能占据巴郡北部。

    但他的总兵力也就那么五六万,还要防备其它地方,所以实际上和蔡瑁对战的兵力只有三万多人,远不是号称的五万大军。

    因此在被蔡瑁攻击的时候,他只能接受谋士阎圃的建议,让前线军队统帅,也就是自己的弟弟张卫撤退回汉昌。

    结果让人没想到的是,由于撤退回汉昌之后,反而暴露出了蔡瑁军补给艰难的这个薄弱点。

    于是阎圃立即向他提出计谋,引蔡瑁进入汉昌之后,派人走巴蜀道至宣汉,到却不攻打宣汉,而是走小路,也就是后世达州市双龙镇一带,绕开宣汉城,直奔宕渠!

    .

    .

    江东这边黄祖倒没有蔡瑁那么多麻烦事。

    因为他是刘琦这一派,刘琦精明能干,且威望也足,不至于像刘琮那样会变成蔡瑁蒯越的傀儡。

    所以贾诩、黄祖、沈晨,基本上就是刘表给刘琦将来继位留下的三大基石。

    只是江东久攻不克,也让刘表每月都发文书催促。

    黄祖无可奈何,他虽然颇有进展,连拔江东十余座城池,已经在今年五月夺取了南陵,杀奔了濡须口,但被濡须口所阻。

    此地易守难攻,黄祖连番攻城,都不能拿下。虽然也可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