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能够吃下。

    所以多个世家联合在一起也很正常。

    而这样的例子应该不会很多,毕竟现在是乱世。

    出门一趟看上去获利不菲,可来往诸侯盘剥加上天灾人祸的风险,连糜竺这样的大富豪都不一定承担得起,也只有益州、荆州、扬州三地的顶级门阀才有这实力。

    第二天船队总算是启程。

    因为已经是初冬,天空下着毛毛小雨,且江东地区冬天是刮西北风而不是东南风,除了赤壁之战那个极少例子以外,大多数时候冬天行船往荆州去,都属于逆风而行。

    不过商人从来都不会管这些,只要有利可图,就算天上下刀子他们也敢去交易做买卖。

    否则若是冬天商人不出行,吕蒙佯装商贾白衣渡江发起冬季对荆州攻势的时候,关羽不可能不察觉。

    船队在风浪中艰难航行,长江中下游地区江面宽阔平坦,利于船只行动,因此虽然逆风而行,但在人力划桨催动之下,大概五日他们就到了沙羡县。

    这速度说快也不快,因为沙羡县就是后世的武汉市,他们是从柴桑出发,相当于从九江市到武汉市,全程也就二百多公里,走了五天时间,每天前行速度是四五十公里,算是比较慢的。

    黄门亭乡老就在沙羡下船,周林他们要回四川,肯定是顺着长江水道走,虽然也可以跟着他们去夷陵,从夷陵去襄阳很近,只有二百多公里。

    问题是如果继续顺着长江水道走的话,他们还得绕到洞庭湖去,从沙羡到夷陵都得走小半个月,还不如在沙羡下船,走陆路即便是每天只走个二十公里,十天的时间也已经到了襄阳。

    沙羡县乃是江夏十四县之一,追溯历史乃是战国楚宣王熊良夫所置,城池位于长江的西岸,沔口南岸,扼守住长江和汉水的交汇处。

    沈晨一眼看去,就见此地地势险要,城边有高山悬崖,崖顶有瞭望塔和高橹楼墙以及其它守城器械,可谓是易守难攻。

    难怪后来孙权多次进攻荆州都在沙羡折戟沉沙,正是因为这里的地形环境使得孙权即便是实力要强于黄祖的江夏水军,也因地势问题而屡屡受搓,不能破城。

    黄门亭乡老在沙羡县城外的码头下船,这里作为汉水与长江的交汇口,交通要道,在没有战乱的时候好承担着南来北往的商贸活动。

    因此商队来往是很正常的事情,只是百姓携老扶幼拖家带口地迁移事情发生得倒是不多。

    城外的兵丁发现有一千多人的迁徙部队出现在沙羡码头,就前来询问。

    邓洪按照之前沈晨交代的,告诉对方他们是新野邓氏,祖上为开国大将军邓禹,希望能够见到江夏太守黄祖。

    黄祖得知这件事情后,稍微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见一见。

    因为邓氏到如今没落得很厉害,朝中几乎没有了官员,影响力也差了很多。

    早年邓太后时期,邓氏第一次衰落,宗族大量迁移,甚至连祖地都保不住,大量邓氏族人外逃。

    到汉桓帝时期,邓氏情况稍微好点,出了个皇后邓猛女。

    结果后来邓猛女触怒了刘志,被废掉了皇后之位,导致邓氏家族第二次大衰落,彻底丧失了世家的地位。

    虽然黄祖也不是世家出身,他是江夏太守,按照《三互法》就绝对不是江夏黄氏族人。

    问题在于人家是太守,两千石大员,你邓氏虽然是名门之后,可现在落寞了,已经没有资格在站在人家的面前。

    所以一开始黄祖不是很想搭理。

    不过想了想,人家既然找上门来,就看看他们想干什么,反正今天也没什么事情,见个面又浪费不了多少时间。

    于是邓洪和沈晨就在士兵的带领下,进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