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看起来大概四十上下的中年人跪坐在院子里的席上,正一遍一遍地检查每一份竹简。

    还有一个二十多岁,个子非常矮小的年轻人在把中年人检查过的竹简整齐地铺在地上。

    领路者是刘表派来的州牧府奴仆,隔着竹简海洋对着院子里的那位中年人拱手喊道:“仲子先生。”

    宋忠抬起头,眼睛微微眯着,由于常年看书,导致有些近视,问道:“是谁?”

    “我是成止,刘使君府上的奴仆。”

    “哦,什么事?”

    “使君送了位小郎来书院读书,说是去年就跟先生说过这件事了。”

    “是这样吗?”

    宋忠扭头看向一旁的年轻人。

    虽然才四十来岁,但宋忠记性差了许多。

    年轻人想了想道:“是有这么一回事,当时说是很聪慧的孩子,想先生收为学生。”

    宋忠就道:“好吧,让他进来。”

    邓洪推了推沈晨,沈晨颇为无奈地看了眼满地书海,只能勉强找了个缝隙满满地挪过去。

    前面的宋忠和那个年轻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他,似乎生怕他踩到竹简上。

    好在虽然竹简海洋密集,但沈晨今年刚到九岁,身体比较矮小,几乎是惦着脚尖从各路竹简当中缓慢穿插到了对面。

    来到宋忠面前,拱手说道:“襄贲沈晨,见过仲子先生。”

    宋忠上下打量了他一眼,还没有说什么,旁边的年轻人就笑着说道:“恭喜仲子先生,以后我就清闲了。”

    “小孩子懂什么,得教才行。”

    宋忠摇摇头:“还得辛苦仲宣几日,等他熟悉之后,就好了。”

    那个叫仲宣的年轻人苦笑了声,眼中似乎对宋忠的话颇有些无奈,但没办法,谁让他身材最为矮小呢?

    何况这些视如珍宝的竹简在他们眼中也确实是珍宝,所以必须细心照料,可不能乱来。

    想到这里,年轻人就向沈晨招招手,问道:“你读过书吗?”

    沈晨认真答道:“读过几本。”

    “有哪些?”

    “《论语》《周易》以及一部分残缺的《左传》《春秋》。”

    “认识字?”

    “认识。”

    “那好,你去把那卷书拿来。”

    年轻人指着不远处地上。

    沈晨就走过去,小心翼翼地把书卷起来,走到年轻人身边。

    “会读吗?”

    年轻人问?

    沈晨便打开来看。

    汉代的文字书写方式是隶书。

    不过很多古籍都由秦代的大篆和小篆写成,阅读比较困难。

    沈晨拿的这本就是小篆所写的古籍,跟甲骨文似的,只能摇摇头道:“看不懂,我看得懂楷书和隶书。”

    年轻人就更加无奈地看向宋忠。

    宋忠笑了笑说道:“今天你刚入学,还得从基础教起,先去后院寻个住处,文则,文则。”

    喊话声中,从里屋又走出个大概三十上下的儒生,问道:“怎么了仲子先生。”

    “带这孩子去后院安置住下吧。”

    “好。”

    那个叫文则的便向沈晨招招手:“过来。”

    沈晨回头看了眼邓洪,邓洪亦向他挥挥手,示意让他跟过去,便转身向着屋子方向走去。

    等他走后,邓洪向着宋忠拱手一礼,也离开了。

    宋忠把手里的竹简放下,问那年轻人道:“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