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县,营寨内只留两个月粮草。

    并不是不想把粮食也放在营中,而是为了安全起见。

    就好像袁绍会把粮食放在乌巢是一个道理,围攻敌人的时候,如果放在本部营寨,一旦库房被进攻,风险会比较大。

    所以历史上不管是袁绍还是曹操,往往都不会选择将粮食存放在军营当中,而是另寻它处。

    袁绍是选择在乌巢。

    而曹操则是选择将粮食放在水上。

    如曹操每次进攻敌人,运粮方式都是用水运居多,他围攻邺城,挖掘了白沟。平袁谭、袁尚、袁熙等人的时候,开凿平虏渠和泉州渠,之后南下打赤壁之战,疏通淯水等等都是为了运送粮草。

    这样他就能在进攻敌人的时候,本部营寨不需要存放太多粮草,每次靠船运运送粮食,一不用担心被劫粮道,二来也不用害怕营垒被攻破粮食被焚烧。

    关羽围攻合肥也一样,粮食存放在后方濡须口至巢县一带,运粮就靠船只通过巢湖和施水送给到合肥城外的营寨。

    曹军没有船队,自然威胁不了他的粮食安全。

    但后来打下了合肥城,有了城池之后,肯定就要摒弃这样的方式,陆续运粮成本太大,一次性运粮到城里存放,显然要比不断来回运粮轻松许多。

    因此现在关羽改变了运粮方式。

    主要也是城池的打法就是这样,在围攻别人的时候,可以依靠水运。

    可守城时被敌人围攻,水运河道可能会被断绝,因而在有城池可以存放粮食的情况下,自然还是要以城池防御为主。

    现在的情况是关羽八万人马夺得了淮南,兵马并不是全部集中在合肥城里,而是沿着濡须口一路到合肥城,并且九江、庐江等淮南地区各县还是有汉军分散驻守,导致他的兵马不能全部集合在一起。

    而曹军那边集结汝南、广陵、沛国等全部兵马,总计十二万大军浩荡南下,将合肥城池包围。在敌人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出城结营,再用水运的方式运粮显然不太适合。

    只是问题在于新粮还没有送上来就被焚烧了,那么这对于还剩下两个月粮草的关羽军来说,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臧霸说道:“如果是真是这样的话,那关羽岂不是马上就要撤兵了?”

    “不。”

    蒋济摇摇头道:“关羽初闻南方粮草火起,必然震怒,但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合肥城,绝不会就这样轻易丢失,所以我以为,他肯定会坚守一段时间,催促后方运粮。”

    “唔。”

    曹休觉得有道理,就说道:“但关羽有水军驻扎在巢湖之上,我们如果想要劫粮道的话,我们的水军恐怕是不能打败他们。”

    汉军除了合肥城里有三万守军,在南面巢湖还建有水上坞堡和船坞,军队数量约两万。

    魏军已经派了人马过去袭扰,却阻止不了他们水军进入施水或者退入巢湖,特别是合肥城就在施水边上,船队完全可以进入施水接应关羽部队。

    虽然为了这次突袭,曹魏那边也准备了一些船只,从勺陂湖可以顺着施水南下,问题是曹魏的水军基本上也就是能帮忙让陆军过个河的水平,想在巢湖上跟江东水师干仗,那是异想天开。

    这一点后来诸葛恪的东兴之战也证明。曹魏都打到东兴提,结果诸葛恪仅派丁奉数千人乘船突袭,就大败在水上筑造营寨的曹军,曹军为争夺浮桥,淹死者不计其数。

    所以北人不擅于水战,这也确实是一件比较公认的事情。

    刘晔说道:“要想击败关羽,就必须提前进攻濡须口,堵住他撤兵的退路。”

    “哪那么容易。”

    曹休摇摇头道:“关羽现在不会立即撤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