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事物。也就是下面各级官员层层递进管理,要是什么事情都交到他那来,诸葛亮得累死。

    “丞相,这是公卿们裁定的第一批功臣名单。”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尚书郎中手中拖着一份公文走到了诸葛亮面前。

    诸葛亮正在看河北最新发上来的文书,听到他的话,诧异地抬起头道:“功臣名单?是什么东西?”

    尚书郎中就说道:“是陛下在十一月听闻丞相消灭了魏国,大喜之下让三省部台裁定功臣名录,以便明年年初祭祀祖庙时为群臣配享太庙。只是尚书令他们不好做裁定,就与公卿们商议,由他们来做主。”

    “哦。”

    诸葛亮就应了一声,这件事他其实不知道,不过既然已经选好了名单,他自然就要看一看,毕竟是事关诸多功臣的福利。

    打开名单后,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就是他诸葛亮的名字。

    诸葛亮略微皱眉,拿起毛笔划掉了自己,他现在已经位极人臣,没必要非得躺在功劳簿上炫耀资本。

    第二个名字是沈晨,第三个是关羽,第四个是张飞。接着法正、徐庶、庞统、糜竺、孙乾、简雍、黄忠、赵云、甘宁、太史慈等二十余人。

    基本上都是早期元从以及功劳极大者。

    公卿们选名单还是很有根据,沈晨战功第一,刘备能够夺取荆州,刘禅能够一统天下,他的功劳非常大。

    而关羽平定了江东,法正则帮刘备拿下益州,都有为刘备开疆拓土、夺取州郡的功劳。

    所以沈晨关羽和法正排名比较靠前,张飞虽然没那么谋取州郡,可作为战将十分勇猛,又是从幽州开始的最早元从之一,排名第四自然也是理所应当。

    之后徐庶、庞统、糜竺、简雍、孙乾等人的排名也都有依据。

    徐庶庞统是后来荆州才加入,如今看上去资历较深,已是国家副相,可跟关羽张飞糜竺孙乾赵云等人比起来,资历就差了不少。

    只不过他们功劳很大,出谋划策,又协助诸葛亮稳定后方,因此排名比较高。

    至于糜竺孙乾和简雍,他们的作用其实没那么大。

    早期他们跟随在刘备身边,一没有出谋划策,二不能带兵打仗,基本就是帮忙治理一下郡县,或者出去当个说客,发挥的作用较小。

    但架不住他们资历深,都是元老级别,深得刘备信任。

    何况糜竺还有出资帮助刘备重建军队的功劳,妹妹又是贵妃,虽然三人现在都已经病死了,但功勋可不会随着他们死去而抹掉。

    所以这三人的功劳地位不会低于前十。

    其余太史慈是徐州才跟随,亦是早期战将之一,可惜较早病死,排名稍微靠后一点。

    赵云也是早期战将之一,可惜有中途在徐州时,兄长病逝,回去料理丧事从而与刘备分开那么几年时间的空白期,否则排名会更高。

    这份名单里资历最浅的反而是黄忠,只不过黄忠战功比较大,作为荆州之战的主力将领,功勋卓著,战后已经是仅次于沈晨关羽张飞马超的大将,因而排名不低。

    甘宁和沈晨的资历比较奇怪,沈晨最早在徐州就跟刘备认识,但当时还未加入。后来甘宁和沈晨在一起,等到刘备来荆州之后,沈晨才加入刘备集团。

    所以在资历上要说从徐州开始的话,不能算。但要说从荆州才加入,那也不好说。不过他们战功太高,功劳排名肯定也低不到哪里去。

    至于其他人,就是夏侯纂、袁琳、刘琰等,排名基本上都是垫底。纯粹靠资历较深,才能够上这份名单,否则都进不去。

    而且这份名单也不代表最终排名,只是目前暂时从资历先定一批,就像刘邦第三批才给萧何、张良、周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