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就死,降的话还能给个封侯,至少余生还能享受一下,就看他如何选择了。

    这样大汉彻底再次统一,先恢复国力再取西域,通过丝绸之路发展贸易,大汉很快就能再次屹立世界之巅。

    上午隅中末刻祭祀结束,晌午的时候,群臣就转道去了太庙。

    刘备的庙号在前几天就经过诸葛亮、沈晨、关羽、张飞以及三省部台的商议,确定为汉中祖,这个庙号基本上没有什么争议。

    在他刚驾崩的时候没有确定,是因为当时天下未定,需要一段时间来对他的功绩进行沉淀。

    但此刻天下大定,大汉中兴已成定居,所以汉中祖势在必行。

    如今中祖庙宇已经修建起来。

    刘备在襄阳立大汉的时候,第一件事情就是修建庙宇,供奉高祖庙系和世祖庙系。

    这么做的原因自然是为了获得法统。

    如今刘备去世,刘禅在洛阳原本的太庙基础上,重新修建里第三座庙宇。

    不同于高祖庙和世祖庙里历代西汉与东汉皇帝灵位,中祖庙里空荡荡的,建在原来明堂所在的东北方向,南宫的正南方,开阳门外。

    三座庙宇祠堂并排在一起,刘备世系这才第二代,但按照他的遗嘱,里面除了是个祠堂以外,外面还建了一座庄园。

    庄园中移植了几株桃树,据说是刘禅上个月特意派人从附近山里挖来,其余还有一些桃树苗种着。

    因是大年初一,正月时分,桃树没有开花结果,只有几片早春刚长出来的绿叶,孤零零地挂在枝桠,随着徐徐吹来的北风,轻轻地摇曳。

    刘禅等人进了庭园,穿过这些满庭尚未长大或开花结果的桃树,来到了祠堂前。祠堂内除了一些祭祀用品以外,上面的灵位架上空空如也,只有刘备一个人的灵位。

    “先帝!”

    众人进入庙宇内,齐齐弯腰拱手行礼。

    刘备的墓地并不在洛阳。

    当初他在襄阳病逝,便安葬在了襄阳南山的昭烈陵,史称惠陵。

    原本刘禅想过要迁徙墓葬回北方,至少要回到洛阳。

    但在群臣的劝说下最终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一来荆州是刘备的龙兴之地,二来迁徙墓葬耗费巨大,不能在国家百废待兴之时消耗无度。

    不过太庙也往往被看作是祖先魂灵寄托之所,因而到这里如见先帝。

    刘禅进来之后,太常卿等祭祀官员就先让他按照礼仪跪拜,然后祷告祭祀,众臣上了香火,一系列流程繁琐冗长,却无一人嫌辛苦。

    因为汉时祭祀是庄严肃穆的,不管是祭祀祖先还是天地,都是民族自古以来的文化传统,无人会摒弃,也无人敢摒弃。

    又大概过了半个多时辰,群臣就只吃了早饭,两场祭祀下来饿得饥肠辘辘,有些人甚至已经站都站不稳。

    刘禅体恤老臣,也没有继续拖延祭祀,很快结束了祭祀之后,就下令祭祀结束,大家各自回去。

    毕竟是新年初一,大家都想回家团圆过年,就没必要再折磨大家了。

    群臣们便纷纷散去,唯有沈晨、诸葛亮、关羽、张飞、徐庶、庞统六人被刘禅叫住,众人在祠堂门口站立。

    “陛下!”

    几个人向刘禅拱手行礼,刚才刘禅让小黄门过来招呼他们,现在都在等着刘禅出来。

    小胖子面色比较沉重,在这样一个庄严肃穆的场所,他也嬉皮笑脸不起来,认认真真地上去向众人回礼道:“朕,代父皇,谢过诸位了。”

    “陛下言重了,臣等随先帝起事,义同生死,只恨国家走得太早,且当时天下未定,我与三弟不能履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