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有人在谈天论地,左边桌的两个中年大叔在谈论当前局势,国际走向,股市风云。

    右边桌的三个西装男人,举杯饮酒,一个看起来很落寞的小年轻,正在对另外两人大倒苦水。

    “那个杨主管,他能力不如赵主管,业绩没到人家一半,凭什么他能当上副总?”

    “他一上马,立刻开始改制度,原先的福利全没了,上个月端午节,一分礼品不发。”

    “两位大哥,你们说这对吗?”

    小年轻对两人大倒苦水,说了许多掏心窝子的话。

    他那边闹得动静挺大,连董青风他们也听出了缘由,原来是小年轻看不惯公司副总,今天选择离职,请另外两个关系好的同事吃饭。

    另外两个人笑着连连安慰他。

    他们的悲伤,没影响到正在吃饭的董青风,他们只是学生,不太能体会职场上的事。

    董青风想到吃饭路上,遇到的那个画素描的高中女生,就引导话题,问大家第一次赚钱是什么时候。

    他自己表示,以前玩网游,后来卖号卖了500块,算是第一桶金。

    相比董青风的500块巨款,唐芙说她元宵节卖灯笼,赚了20块。

    薛元桐不太好意思,但别人都说了,她勇敢的表示,小时候在村里捡破烂,瓶子,废铁,到废品站卖了7毛钱。

    几人啧啧称奇。

    哪怕董青风骨子里,瞧不上穷人,可薛元桐的成绩太恐怖了,或许未来的薛元桐未必比的过他这种牢牢扎根小城的土著,但现阶段的省状元苗子,绝对不容小觑。

    轮到姜宁时,他回想久远的童年,终于记忆起第一桶金。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村里的大人,大部分出门打工了。”

    热闹的饭店里,空调持续吹出冷气,盖不住饭菜的香气。

    董青风经常讨好沈青娥,自然听闻过姜宁的来历,出身农村,家庭一般。

    先别提对方父母如今在长青液任高管,哪怕姜宁现在的条件,容不得董青风小觑,尤其他女人缘太好了。

    董青风自认为,八班之内,唯有班长和姜宁二人,可与他相比。

    姜宁的声音娓娓道来:“村里打工的人,基本每年过年,才回来一趟。”

    “他们在外面打工挣了钱,比种地赚的多得多,每逢年关,村里遍处是玩牌玩骰子的,有的人往往一个年关能输几万,一年辛苦打工赚的钱,输的一干二净。”

    董青风出身市区,听到这等愚昧之事,不由得嗤笑:

    “脑子有病,本来挣钱就不容易,还喜欢赌博。”

    杨圣插了一嘴:“赌是有瘾的,不过这两年各地开始抓赌博了,情况好了好多。”

    姜宁继续讲道:“牌局上有输有赢,赢钱的人很开心,大肆挥霍。”

    “我花了两块钱,买了防风打火机,牌桌有人赢了钱,拿起烟准备抽,我伸出手替他们点烟。”

    “牌桌上的人便一起笑。”

    “赢钱的人,向来不把钱当回事,我给他们点了烟,他就从面前的钱堆里,抽出一张十块,或二十的纸票递给我。”

    “一个下午,往往能赚50块。”

    讲到这里,姜宁不禁有一丝怀念,小时候的十块钱,那时候零几年,50块够买太多的东西,甚至能去街上买一把玩具步枪。”

    薛元桐听懵了,“我咋没想到还能这样做呢?”

    姜宁道:“也就一开始有效,后来有别的小孩效仿,大人就不给钱了。”

    他讲完之后,陈谦开始说他的第一桶金,有家人丢了宠物狗,悬赏找狗,他利用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