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朱

    元璋的一连串斩首行动镇住了东林党人。

    二则是因为东林党人觉得大明败局已定,朱元璋不过是垂死挣扎,也就没有多理睬。

    不过时至今日,李自成已经被逼回陕西,河南、山东等地收服在望,所以众人的心又热了,想要恢复往日的荣耀,故而才有了今天这一幕。

    朱元璋见范景文低头不语,便又对蒋德璟道:「蒋卿,你此次需要多少银子?」

    蒋德璟本在暗自思索,此刻闻言,急忙奏道:「若只是安置京城附近的百姓,有一百万两应该足够了。」

    「要是户部一时周转不开,先拨付三十万两也可应付一阵。」

    朱元璋摇头道:「蒋卿,安定百姓,恢复生产是重中之重,这个钱一定不能省!」

    「咱一会就让太子拨一百万给你,但是你拿到银子后,必须将事情落实。」

    「咱希望入秋后能初步提供粮食,到明春就能自给自足,你能做得到吗?」

    蒋德璟犹豫了一会,沉声道:「陛下放心,臣一定不负陛下所托!」

    朱元璋点了点头,并未再理会欲言又止的范景文,就示意他们离去了。

    随后朱元璋又看了一眼案上的两份奏章,又研究起吴孟明送来的信息。

    根据锦衣卫的这些信息,基本可以确认调包的银子还在京城,而且极有可能就在某家米商之中,这也是他先前借机训斥沈惟炳的缘故。

    因为他要给沈惟炳传递一个信息,就是他已经慌了,也根本不相信银子藏在米里的鬼话。

    恰在这时,朱慈烺派人送信来,说他在常盈库中竟发现了暗门和一条秘密通道。

    那通道采用夹壁形式制作,全长约五十米左右,正好连接了常盈库的银库和米仓。

    朱慈烺检查过后,觉得银子可能被当做粮食运出了常盈库,而且他还怀疑银子可能藏在粮食运送途中的几家米商中。

    因为当时运送粮食时曾在那里发生过事故,滞留了好长时间才离去。

    再就是这几个米商背后的东家是沈惟炳和龚鼎孳,而他们应与李祖述是一伙。

    朱慈烺虽怀疑调包的银子就藏在里面,但又担心无故抄查会再次惹起混乱,故特派人来向朱元璋请示。

    朱元璋想了想,让朱慈烺先派人暗中监视,等天黑后再派锦衣卫去查探。

    没想到他这道命令下去没多久,左都御史李邦华,御史王章等人就上书指责锦衣卫太过跋扈,影响了京城的稳定,建议惩治吴孟明等人。

    同时还苦口婆心地向朱元璋阐述尧舜、孔孟之道,希望他能施行仁政,以免百姓恐慌。

    朱元璋见到这份奏疏,知是东林党在与他较劲,并想逼他犯错。

    因为李邦华虽是东林党人,却并无什么野心,只是个迂腐的老夫子,但是在士林中威望颇高。

    而王章已屡次受罚,此次若在惩罚他,意义也不大。

    加之李祖述未除,若此时处罚太过,只会适得其反。

    就在他沉思之时,竟意外见到龚鼎孳的名字也在奏疏上,不由皱起了眉头。

    要知道朱元璋在调走倪元璐后,为了缓和京城的气氛,才解除了龚鼎孳不得出门的禁制。

    却没想到龚鼎孳才得自由,就又***,显然是想借此激怒他。

    若是朱元璋处置了他,势必会加剧与东林党的矛盾。

    但若不处置龚鼎孳,东林党人恐会得寸进尺,于大局不利。

    再就是朱元璋还有一点疑惑,因为根据锦衣卫的消息,龚鼎孳并非什么忠贞之士,现在为何敢冒如此奇险。

    就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