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被夺了爵位,也不会向叛军投诚!”

    朱元璋点头道:“咱自知他宁可战死,也不会投降,所以才褫夺了他的爵位,这样他才会有一线生机。”

    “不然他夹在叛军和左良玉中间,必死无疑,只是他此番虽是假降,但叛军必会大肆渲染,打击我们兵士的斗志......”

    “而且咱怀疑多尔衮迟迟未动,应也是在等待时机,若是你陷入僵局,一旦辽东有事,必难以回援,到时恐有全线崩溃之忧......”

    刘文炳听着朱元璋的讲述,才知他先前险些铸成大错,一时汗如雨下。

    朱元璋见他面有颓色,担心他丧失斗志,又转换话题道:“安国公,咱方才来的路上,见到朱成功行色匆匆,可是你给他安排差事了?”

    刘文炳愣了愣,才将高第想出关等事讲了出来。

    朱元璋听完他的讲述,知他是想制造矛盾,好从中制衡,暗暗点头后,又沉声道:“你对高第出关之事如何看?”

    刘文炳沉吟道:“现今吴三桂已攻克大凌河等地,辽东短期内应不会有大的战事,高第此刻出关,已无功可立!”

    “但他偏偏选择在此时出关,应是怕朝廷调他去围剿女真,才借口出关躲避。”

    朱元璋皱眉道:“你分析的虽也在理,但据咱所知,高第并无甚胆气,不然也不会被吴三桂轻易拿捏,现今他竟敢擅自出关,恐怕其中另有内情。”

    刘文炳沉思了一会,试探道:“臣先前听说山海关中有不少女真的奸细,莫非是多尔衮的大军潜来,想诱骗高第出城,好趁机夺取山海关?”

    朱元璋点头道:“不排除这种可能,不过现今吴三桂和郑鸿逵等人已占领关外三四百里的土地,若多尔衮率大军前来,不可能瞒得过他们......”

    就在这时,王守林急匆匆地走进来禀告道:“陛下,关外的暗探刚刚传来消息,说多尔衮已经从沈阳出发,估计三日左右就会抵达大凌河!”

    “另外申大人首战失利,已后撤三十余里,现在正依靠一些小城镇反击,恐怕也撑不了多久。”

    刘文炳闻报,略一沉思,又看向朱元璋道:“陛下,既然多尔衮才刚出兵,沿途又有吴三桂、郑鸿逵等人阻击,短期内应不会对山海关造成威胁。”

    “臣想率军赶往蓟州,协助李大人击溃鳌拜后,再回援山海关,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朱元璋闻言,并未回答,而是皱眉看向了大帐中的行军图。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