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张煌言知他重情义,定不会让自己独赴险地,便直接一记手刀将他击昏。

    随即留书让他以大局为重后,便匆匆离开客栈,朝凤阳赶去。

    他一路纵马疾驰,跑死了三匹马,才在酉时末刻赶到好友张大仁的军营。

    张大仁虽是一介武夫,却也是一个忠义之辈,加之早年曾受张煌言救命之恩,一直没有机会报答。

    此刻见张煌言愿意为国舍身,当下二话不说,直接带着几个亲信与张煌言去见卢九德。

    张煌言本以为卢九德会在府邸,没想到对方竟歇在军营,他觉得太过危险,本要改变计划。

    但张大仁却说这些天卢九德都歇在军营,难得今晚他的心腹朱纪不在,是动手的最佳时机。

    张煌言闻言,知世上没有万全之策,加之时间紧迫,也就不再犹豫,跟着张大仁走了进去。

    当他进入营帐后,就见到一个身穿蟒袍,头戴四梁冠的白面太监正在查看地图。

    张大仁上前行礼后,又将张煌言介绍给了卢九德。

    卢九德听说张煌言是锦衣卫的密使后,先是查验了他伪造的千户令牌,随即又询问了他京城的近况,同时还夹杂了一些锦衣卫的成员信息试探他。

    好在张煌言从郑森处得到了京城最新的消息,加之他交游广阔,早年也随父亲在山西呆过数年,对京城之事颇为熟悉,半蒙半猜地应付了过去。

    卢九德见他举止从容,对答如流,不似作伪,心中不由也相信了几分。

    只是因张煌言只有口谕而无圣旨,让他心中仍有所怀疑。

    张煌言见状,知单凭言辞无法说动卢九德,便借谈论之机拉近二人距离,并趁机出手,想将他擒下。

    没想到卢九德的营帐中竟藏了两个高手,张煌言一时不察,又被对方将卢九德抢了回去。

    因他们进来之前曾叮嘱过张大仁的亲信,不要让人接近营帐,所以几人在营帐中厮打也未惊动旁人。

    就在张煌言连杀两人,刚擒下卢九德时,没想到朱纪却带人闯了进来。

    张煌言见双方实力相当,便借锦衣卫的身份怒斥卢九德罔顾国恩。

    同时又利用卢九德和朱由崧的关系,劝说他若是以朱由崧的名义首举义兵,不仅他有功,朱由崧也会因此获赏,摆脱落魄王爷的困境。

    不然若是等自己的同僚说动南京兵部,卢九德就会错失良机。

    在张煌言一番威逼利诱下,卢九德终于心动了,答应派张大仁率部先行,为大军出海做准备,同时知会南京兵部,共举义兵。

    张煌言知卢九德心意不坚,若事有不协,必会诿过于他和张大仁。

    不过事已至此,这个方案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无奈之下,他只得先让张大仁带人离去,而他则与卢九德一直呆在营帐,等待南京方面的消息。

    张煌言本是报了必死之心,没想到第二天中午竟接到史可法的回信,声称南京兵部已决定于明日起兵北上。

    卢九德闻报大喜,当即对张煌言礼遇有加,并极力邀请他同行。

    张煌言知道卢九德是想拿他为质,事有不协时好诿过于他,不过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当即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没想到就在这时,夏完淳和郑森带着一队骑兵冲进军营,声称锦衣卫另有公务,要求张煌言立刻归队。

    原来夏完淳醒来见到张煌言的留信后,强忍悲痛,立刻赶往兵部,趁史可法不在,先盗盖了他的官印,随即又以此为据,骗得佐官也用了官印。

    夏完淳取得两印后,又急忙去找郑森,将兵部的文书交给他。

    郑森见夏完淳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