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以为刘琦派这个不谙世事的毛头小子去邺城,只是假意救驾,只是做做样子,一旦事情败坏,还有关羽帮他承担骂名。

    要知道现在汉军之中,以关羽威望最高,不仅魏军闻风丧胆,汉军上下也以关羽为榜样,有些甚至敬若神明。

    如今天下将定,一人独大对刘琦来说是个极大的隐患,若能趁此机会打压关羽,可谓一举两得。

    法正暗中赞许刘琦已懂得帝王心术,假意参与商议如何进城营救天子,关羽再三交代,关索摩拳擦掌,众人各怀心思。

    却不知道他们都只是想多了,刘琦根本没有此意,不说他对关羽的忠义毫不怀疑,这一路上其实也已经想通了。

    既然到了这个乱世,做事就尽力而为,一切但凭天意,对于营救天子,他是真心实意的。

    虽然来的时间较晚,错过了孙坚、吕布、孙策这些英雄,但天子尚在人世,如果不能见一面,实在是一大憾事。

    汉献帝其实是个可怜之人,从小便被董卓强推上位,度日如年,又被西凉军抢夺狼狈逃难,可能只比后期的高梁河车神强一些。

    好不容易脱离虎口,又入狼窝,又被曹操挟持为傀儡,战战兢兢数十年,如果能救出来,让他安享晚年也算是对他的补偿吧!

    至于天子之位,见惯了宫中权利争斗,早已学会权衡利弊的献帝,应该会懂得进退,哪怕他不愿退,到时候自会有人劝进,再怎么说自己比曹丕名正言顺得多。

    到了如今这个局面,就算刘琦不想登上那个位置也不行了,整个天下各部势力,没有他来统筹管制,换了任何人来都是一盘散沙,将会重蹈覆辙。

    上到杨彪这样的朝廷老臣,下到忠君为民的诸葛亮,蜀汉的关羽、张飞,江东的周瑜、张昭等,都是一时俊杰,哪里会看不清这个局面?

    这和华歆、王朗等劝进曹操是一个道理,谁都知道将会留下历史骂名,但只要曹氏继承大统,他们便是开国元勋,魏国自会为他们正名。

    所以救献帝是为了延续汉祚,哪怕他禅让,也要名正言顺,才能让天下人信服,大汉才能根深蒂固,名扬四海。

    关羽父子享受了几日天伦之乐,待刘琦选好精兵,取名“保龙一族”,由关索带队,往邺城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