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钱。

    会拿这么个好宝贝来摘花斗?

    换做是我,早就藏着供起来了!

    这可是棺材本!

    这两人却如此大胆地拿过来让我鉴定真假,所以我凭直觉判断,它就是假货,十足的假货!

    哪怕从各种角度看,它都是真货!

    但我仍然愿意相信直觉。

    事实证明。

    我赌对了。

    剑走偏锋的玩法,我尝试过很多次,失手的概率确实很大,不过我的运气总是好那么一点点。

    我转头看向王千洪,淡笑着说道:“王大师,出鉴定结果吧?”

    王千洪微微点了点头,而后将两个古玩都放在了自己的面前,所有人的目光都紧张了起来,大气也不敢出。

    我倒是不慌不忙,坐等结果。

    顺带回头给了柳爷一个眼神。

    他瞬间领悟了我的意思,紧绷的身躯也放松了下来。

    王千洪不愧是经验丰富的考古学家,寻常考古鉴定用的东西都没带来,只是从身上掏出了一个单片镜,模样像是从老花镜上头拆下来的,又加了一条链子,跟民国时期差不多,看样子也有一定年头了。

    “先来看看这蒜头瓶吧。”

    他这话一出,后头的几个考古人员们,纷纷凑了上来。

    “瓷制蒜头瓶流行于明清,以景德镇窑制品最为多见。”

    “品种有青花、五彩、洒蓝描金等等,其中景德镇的青花、五彩、粉彩、以及蓝釉、酱釉等各种单色釉品种很是出名。”

    “嘉靖年间的蒜头瓶特点众多,肩部有堆塑蟠螭装饰,到了明成化期间,仅口部作花瓣状,明万历时的蒜头瓶,趋于简化,口部已无蒜头了,但器形高大,以青花五彩为多见。”

    “这个清代蒜头瓶的器形,趋于轻盈秀美,通体施珐琅彩,口外绘下垂变形如意头纹,内绘朶莲,颈部凸起弦纹二道,中间给花四朵,腹部绘山石、牡丹,为瓷器中的精品。”

    “几乎没有任何赝品的可能。”

    王大师讲的非常细腻,我知道他不是讲给我们听的,而是讲给后面那些负责考古的后辈。

    但同样的,这种出口成章的本事,也算是显摆了一通,在场有一些不太懂鉴宝的路人们,也挺的出奇。

    “你猜得对。”

    “这是真品。”

    众人一片哗然。

    这意味着麻子脸这一方已经出了结果,剩下的就只有我了,假设我也猜对了那么这场摘花斗,还要再来一次。

    王千洪将物品归还给我,对着麻子脸后面的鉴宝师道:“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十几年没见过的海捞瓷。”

    “有一回啊,我去渤海附近考古,附近的渔船捞了一大批海货,都以为找到宝藏了,结果打开一看,全都是各式各样的瓶瓶罐罐,保存的还极其良好,即便有一些破损,但也不碍事,价值加起来起码有着两三千万呢。”

    “所以我说那群开渔船的,其实在某方面,也算是发大财了,只不过后来逃不过上交给国家的命运,哈哈哈……”

    老人家开了个玩笑,身后一帮人跟着笑了起来,原本紧张的气氛,变得缓和了几分。

    但下一秒,他突然看向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