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去东京填补艮岳了,原地则留下一处处古怪而丑陋的空地。

    赵柽看到这里也是有些哭笑不得,看来这花石之事,主意并非只打在了平民百姓身上,就是这皇家园林都不肯放过。

    在园子内安置完毕后,他招来了碎玉楼白家三兄弟。

    这白家三兄弟与丁家双蟹一样,都是两浙人氏,丁家双蟹是浙西秀州华庭县茉花村人,这白氏三兄弟籍贯却是在浙东婺州。

    当年白家三兄弟祖上为了生计前往东京行商,却被人蒙骗,丢失全部货物和银钱,没办法只能仗着学过一些拳脚,在州桥一带靠卖艺吃饭。

    那时的权知开封府事包拯,因为要办一件案子,亲自带人在外走访,至州桥附近发现了白家的先祖武艺不错,宁可街头卖艺求食,亦不肯仗着拳脚违法犯科,人品可见一斑,于是便招到府衙,给了个临时差事,自此在东京安顿下来。

    再后来白家先祖立下了些功劳,便也正式成了衙门公人,随后也升了职务,便把家眷从婺州接过来,几代都在东京谋生。

    转眼到白家三兄弟父亲这里,却因为一桩采花大案,私自剁了那淫贼,本来若是抓捕途中也没什么,可却是喝了酒去牢里卖疯,将那淫贼乱刀砍死,这却是惹了祸事,公职丢了不说,还要问罪,后来时任的权知开封府事为他开脱,这才只关了半年,就放回家中。

    可从此非但再入不了衙门为差,便连子女都连累上,白家本来颇有些世袭公差的意思,但经此一事,下代也不许入衙门做事了。

    白家三兄弟的父亲于是终日酗酒,一次夜里从酒肆回家,在门前的坎石上绊倒摔死,剩下孤儿寡娘四个艰难维生。

    周处与白家是邻居,时常接济,后来三兄弟长大些周处便介绍给赵柽,本来依赵柽的面子,只要说句话,那三兄弟再入开封府也没有问题,但三兄弟说什么都不想再做差人,赵柽考验了他们的武艺人品后,便收在了碎玉楼中。

    赵柽唤三兄弟过来,三人分别叫白傲、白霸、白战,他仔细对三人交待一番后,便派他们过长江,去往江宁府打探消息。

    如果不出意外,赵楷会在江宁府驻扎,赵楷安抚两江,江南西路根本和两浙不搭界,他必是要去江南东路的首府江宁。

    眼下赵柽刚到扬州,也不知道江宁那边情况,方腊有没有打过来,江宁是否失陷,毕竟隔着长江,军报较慢,需要派人仔细探察。

    转眼到了第二天,这时赵柽军令已下,两淮的所有马步军队全部向沿江的和州、真州,扬州,泰州四地移近。

    而战船也都被赵柽调动,在沿江一带不停巡逻,处处戒备,任何过江来往之人,都被仔细盘查,唯恐混进方腊的奸细。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赵柽自带人去江边巡视一圈,这样便是两天时间过去。

    这日清晨,看旁来无事,赵柽起了王驾,带着赵元奴去看她小时过往地方。

    赵元奴离开扬州时虽然只有七八岁,却早已记事,此刻不过十一二年间,许多地方景物并没有改变。

    在去了大明寺,四望亭,瘦西湖看过二十四桥之后,又来到小秦淮河畔。

    这小秦淮河乃是大运河的一条入城水路,就走扬州城内,一些水上人家便傍岸而住,靠吃运河航路为生。

    王驾在这小秦淮河畔停下,前方长枪队一字排开,又有短刀队清散河边人等,血色先锋团夹路而列,赵柽和赵元奴走出车子。

    此处算是河畔一块比较干净地方,前面沿着河岸不远,则盖了许多底矮棚房木窝,零零散散延伸出很远。

    赵元奴站在河畔,先发呆地看了会儿河水,接着望向那些连绵的窝棚矮房,还有水面上漂浮的船舟,终于止不住泪流满面。

    赵柽在旁看她一副神魂恍惚的模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