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巡按御史被抓,苗疆意图谋逆,这个重磅的消息传到京城,顿时让平静的朝堂再次炸开了锅。

    嘉靖微闭双目,心里十分悲愤。朕才过了几天好日子啊,你们就又开始折腾,折腾个屁啊!

    朕对苗疆还不够宽容吗?你们窝藏白莲教,朕装不知道。你们勾搭鞑靼人,朕装不知道。

    你们搞什么三方会盟,朕还装不知道!这相当于什么?相当于朕的一个妃子,先养小白脸,再勾引马夫,最后还他妈的三p!

    这些连武大郎都要抡菜刀的事儿,朕都装糊涂忍了,你现在居然还公然跳出来,要反朕?

    看出了嘉靖的表情,严嵩第一个站出来表态,比嘉靖还悲愤,态度十分强硬。

    “万岁,苗疆如此嚣张,朝廷若不剿灭,威严何在,体统何存?”丁汝夔吃惊的看了严嵩一眼,这个老家伙一向是主和派啊,鞑靼人都打到鼻子底下了,他还不同意出城交战呢,这次是怎么了?

    没等丁汝夔说话,户部尚书潘璜先哭起穷来。

    “万岁,大土司与朝廷一向和平相处,虽偶有不服王化之处,但彼蛮荒之地,较少礼教,应并无不臣之心。此次事发突然,臣以为其中必有蹊跷,应该仔细调查谋定而活动。否则苗疆地处偏远,道路难行。大军调动,劳师动众,靡费物力。萧大人测字得知,今年有大饥之危,不可不防啊!”严嵩大怒,心说丁汝夔也就罢了,早就和老夫撕破了脸,潘璜你一向是骑墙派,怎么忽然也敢反对老夫了?

    风气都让萧风那个竖子带坏了!其实潘璜倒不是要和严嵩作对,而是真的有苦处。

    这几年朝廷内忧外患,轮番和鞑靼、倭寇、海盗、女真作战,那打的都是钱啊!

    嘉靖一心修道,严嵩只顾党争,严世藩拼命搂钱,宗室供养压力沉重。

    大明又不对外经商,光靠田亩地税,哪里经得起这般折腾?萧风入朝后,和鞑靼达成相对公平的互市,又打击了沿海的倭寇海盗,又大幅消减了宗室供养,潘璜手里终于攒下点钱了,一听又要打仗,难免肝疼。

    丁汝夔作为兵部尚书,虽然心里赞同潘璜的话,但这个位置是个只宜主战,不宜主和的位置,否则会被质疑是不称职的软蛋。

    所以丁汝夔干脆低头做沉思状,并不主动发言。并且暗自盘算,如果万岁询问,就说两位大人所言都有道理,正在权衡中。

    不料嘉靖根本没有提问他,直接跳过他将目光转向了萧风。

    “师弟,你怎么看?”萧风缓缓开口道:“两位大人所言都有道理……”丁汝夔一愣,你咋抢我台词呢,一会儿万岁再问我,我咋说啊!

    “但我更赞同潘大人的意见,按正常情况,在过去鞑靼人和倭寇闹得那么凶的时候,大土司都没造反,没道理在这时候反而造反。此时倭寇被压制,鞑靼人被互市牵制,对苗疆来说,绝非造反的好机会。抓海瑞的是萧芹,可未必是大土司的意愿。萧芹有意放人回来报信,就是要试探朝廷的反应。若是朝廷贸然起兵前往苗疆,则苗疆民众必然以为朝廷真要围剿苗疆,反而让萧芹谎言成真了。”严嵩立刻表示反对:“萧大人,我大明巡按御史,官位虽低,却是代天子巡牧四方,各地督抚尚需礼遇。如今被苗疆蛮夷所掳,若不起天兵威慑,大明颜面何在,朝廷体统何存?”萧风看了严嵩一眼:“当日鞑靼人打到京城附近时,万岁和丁尚书力主出兵迎战,严大人则主张按兵不动。当时那么大的场面,严大人都能平心静气,怎么今天抓了个巡按御史,就沉不住气了?”严嵩大怒,指着萧风,但一时不知如何措辞反击,手已经抬起来了又不便放下,就这么指着,场面一时静默。

    嘉靖其实也有点为难,潘璜和萧风说的他赞同,但严嵩所说的也不能不考虑。

    毕竟这两年以来,朕已经支棱起来了。朕不再是只顾修道,不管外面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