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有打听对方的姓名,这也是一种保护的心态。

    走出去大概有一刻钟,陈苗收起了所有的棉花和布,怕一路上碰上什么,可是不想有什么意外。

    两个孩子也放出来,他们穿的多,也不怕冷,娘三还都戴着口罩和帽子手套,这样还真的挺不错的。

    一路上挺安全,也没有碰上几个人。快要进村放出了所有的棉花和布。村里人知道没有关系,还要请她们过来帮着做棉衣。

    村里的小孩子追着驴车,也有懂事的,“三姑,你咋拉回来这么多的布?”

    “做棉衣。”陈苗耐心的回答小孩子的问题。

    “强子,你去我大哥家叫他过来。”

    强子嗯了一声跑了。

    赶车进了院子还没有卸车陈山两口子到了。他们也听说陈苗回来拉了不少的东西。

    进了院子看着车上的布袋子里应该是棉花“三丫头,你这是?”

    “给队伍做棉衣。你们的玉米买了三块钱六十三文。”说完掏出来钱递给了她大哥。

    陈山没有接。“你回去拿三十七个铜钱,今年给三丫头三块钱一百个铜钱,明年给两块钱二百文就能还清了。”

    杨月梅嗯了一声离开。

    陈山帮着往里面搬布。“你买这么多?”

    “不够的,能有多少就做多少。”都放在了西屋的炕上,还真的不少。

    “明让你大嫂和小燕过来跟着你一起来做棉衣。”

    能干的不多,当大哥的还是想着帮着妹子点,只是干活,那就更没有问题。

    “嗯,一天给三文钱,不多。”

    “家里人不用给钱。”

    “大哥,我给外人钱,就更加的不会少了家里人的。明天让我大嫂过来吧。”

    杨月梅进来,正好听到了这句话,她把三十七文放在了炕上“三丫头你数数。”

    “嗯。大嫂,从明天开始做棉衣,一天给三文钱,你的针线活挺好,过来干活吧。”

    都来自己家太乱了,可是不这样不行,不想考验人品,还是在家里,两个屋子干活也挺快,要是实在放不下,一会儿去问问沈五福,在他家安排一波人。

    “还给钱?”杨月梅这个心动啊,三文钱不多,可是他们也没有挣钱的地方,再说还是给队伍做棉衣,就是不给钱也要帮着干活的。

    “嗯,你想想谁的手艺好,叫几个人过来,得抓紧了。一天比一天冷,抓紧做出来送过去。”

    “行,我知道了。”这是走人缘的好事。哪家的女人不会做针线活?现在待着也是待着。

    “三丫头,棉衣的里子呢?”

    “里子就是普通的棉布,我在集上买了,大嫂,布是不是应该洗一遍?省的缩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