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陆战一旅截止电讯发出之时已全员上岸,除火炮在海运时损失部分以外大体无恙。陛下,瓦胡岛想必很快就能拿下。”

    “希望如此。”

    夏天的南京热得令人难以忍受,以至于每到这时候朱泠婧都会不由自主的遥想古时候没有空调的各种避暑办法。

    瓦胡岛的得失直接关系战争走向,围绕瓦胡岛爆发的争夺战如今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月,事关重大,任何进展都会直接呈递至御前。

    “督府奏称岛上敌军疯狂反扑失败后只是残兵败将而已,肯定军心涣散。”神态轻松的苏依依望了眼窗外,信心满满地说:“有周待诏的一旅精锐参战,破敌指日可待啊。”

    “是。”朱泠婧淡然一笑,悠悠道:“‘周待诏的陆战一旅’到了,没有悬念了。”

    到底是相处了这么久,苏依依很快就反应了过来,“陛下,呃……”

    “没什么,只是连战连胜这么多回,他周某人都跟这陆战一旅快绑到一块了。”朱泠婧轻轻摇头,“我倒是不在乎,但有些人在乎。”

    对她而言,接下来如何安排周某人这个烫手的山芋是个大麻烦,着实令人头疼。

    先是年轻,如今才三十岁,不过而立之年;然后是资历浅,从名不见经传的少校飞升四级至现在的少将才四年;而且按照“唯功劳论”的评判标准,这样的升迁又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可问题在于许多时候唯功劳论的评判标准是不适用的,一个成熟且完善的政治场容不下这样的特例,稍有不慎就会闹得人嫌狗憎,被大家所排斥。

    同样是这件事,朱士堰就要游刃有余得多了,他的意思是等瓦胡岛之战告终以后就把周某人调离一线,返京到大都督府参谋处就职,如此也算变相的雪藏一段时间。

    考虑到夺取瓦胡岛以后明美两军都不可避免的要重整力量,少则半年、多则一年,这太平洋上是掀不起什么大浪来了。

    因而继续呆在偏远的一线也是找罪受,让周某人回本土出谋划策、总结经验、指导练兵显然更好些。

    “万里赴戎机,沧溟渡若飞!”

    “哈哈哈哈,这個改的好,开战到现在咱们乘着船跑遍了半个太平洋啊。”

    “太平洋,希望以后真能太平下来。”

    陆战一旅的主要将领齐聚一堂召开临战会议,此前他们虽然都在瓜岛,可周某人却不在,那么当然不能称作“齐聚”。

    周长风抬起左手瞟了眼手表,淡淡道:“总攻倒计时还有半个钟头,各就各位吧。”

    “得令!”

    军官们乘着越野车或挎斗摩托车各奔东西,赶赴自己所在的单位。

    远方传来一阵阵悠扬的炮声,那是585高地上的两门山炮在肆无忌惮的居高临下轰击任何暴露的美军目标。

    美军官兵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明军是怎么把身管火炮给带到悬崖峭壁之上的,或许迫击炮可以靠人力携行背上去,但那可是身管火炮啊,最轻的部件也有几十公斤。

    糟糕的是现在难以反制科奥劳岭那处山头上的明军火炮据点——哪怕失之毫厘炮弹都会错失目标,要么从上边飞过去、要么撞在半山腰爆炸。

    后方出现了这样令人焦头烂额的突发状况,可前线的明军却不会再等待下去。

    8月3日下午13:45,总攻前的炮火准备开始。

    具体的火力准备计划还是按照周长风的习惯——总时间较短,但尽可能猛烈。

    滚滚惊雷般的炮声传遍了哈雷瓦地区,明军阵地纵深闪烁着此起彼伏的光点,数以百计的炮弹被倾泻到美军阵地上。

    停泊于肯纳卡湾的数艘明军战舰也在开火,贞观号和永徽号战列舰专程而来,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