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没有其余话题需要讨论。

    唯一需讨论的,当然就是西境的陆泽。

    “威武王率军长驱直入,直破大渝王庭,战功卓着,当赏。”

    “国丧期间,西境大军这般大的动作,未曾知会朝廷,严重违制,当罚。”

    武英殿里的讨论声络绎不绝。

    这倒是无关于所谓揣摩上意,自誉王谋反被赐毒酒后,朝堂上竟是再没有了党争的烦恼。

    如今朝臣对于西境军主动掀起的北伐,看法的确是很不同。

    听着听着,梁帝不由就心烦意乱了起来。

    他的目光瞥向站立在诸臣最前面的靖王,沉声道:“景琰,你的看法是什么?”

    靖王殿下缓缓出列,恭敬行礼,没有丝毫犹豫,便开口道:“儿臣以为,武威王创不世之功,然西境军北上却有违制之嫌,不如朝廷下诏命武威王回京稍作解释,以示清白。”

    梁帝眉头皱起,语气里满是不悦:“朕之前便下过明旨,但武威王却以‘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来回绝。”

    萧景琰继续说道:“那时正值西境军进攻大渝王庭关键时期,武威王此番话不是没有道理。但这时西境军已经攻破了大渝王庭,大渝军队已不成建制,这时可宣诏令武威王回京。北境军同时也可调整军威,配合西境军攻占大渝。”

    思虑良久,梁帝还是准许了靖王的提议。

    尤其是令大梁北境大军攻占大渝的提议,梁帝心中本就存着这个打算。

    如今的大渝,在很多梁人眼里简直就跟到了嘴边的肥肉没有区别。

    陆泽用这么短的时间攻破了王庭,呈现在战报之上只是寥寥的几行字而已。

    人们只觉得大渝军队过于废物,名不副实。

    诸武将见状同样想要趁着这个机会赚取军功,尤其是在现在大渝军队溃不成军、没有丝毫士气的时候,简直就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下朝之后,萧景琰便来到了苏宅。

    梅长苏经历寒毒反复,请了琅琊阁的少阁主蔺晨过来,这几日才恢复过来。

    听闻陆泽北上直捣大渝王庭,梅长苏幽幽的叹了口气,武威王行事这般雷厉风行,不过蛰伏半年时间就积攒了足以支撑北伐的根基和底蕴,谁又知这时他显露的是否是全部的本钱。

    萧景琰快速将今日朝廷上的讨论跟决定告知给苏先生。

    梅长苏咳嗽声不断,好不容易才止住嗽,语气轻缓的说道:“哪怕武威王真的回到京都,陛下难道还真的能够随意拿捏住他吗?武威王跟霓凰郡主不同,武威王府跟穆王府的情况也不同,从云南穆王府到金陵千里之遥,但从西境到金陵可是一马平川。”

    靖王殿下眉头皱起:“事情会到那种地步吗?”

    双方真的会兵锋相见?

    靖王没有细想,只感觉不安情绪笼罩身心,挥之不去。

    他本就是多年从军,自幼时便跟好友立下愿望,希冀着能够有日率兵踏破大渝王庭,如今年幼时候的梦想成真,只是这个故事里面真正的主角不是靖王萧景琰,也不是那位赤焰少帅林殊。

    梅长苏叹气道:“以防万一吧。”

    若是按照他既定计划,自九安山猎宫回来之后,处理完誉王后便是景琰入主东宫的日子。

    可西境那边的动静实在太大,使得老皇帝整个人的心神都被吸引过去,以至于板上钉钉的立储迟迟未到,梅长苏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只能将好友蔺晨从琅琊山叫来,帮着他再多撑些时日。

    靖王聊了片刻后离开。

    梅长苏低声道:“蔺晨,出来吧。”

    很快,有位风流倜傥的青衣公子哥不知道从哪里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