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不好看。

    别人或许不知道,但宋知书可以说是他们南派儒家一早就看好的,他不相信王派和宗派的人不知道,可在这种情况下,对方还是选择出手拉拢,心中自然有气。

    不过对此,古云大儒心中也能够理解,因为这关乎圣道之争,没什么好指责的。

    故而,他只说了这样一句话,并没有继续去指责那两派。

    宋知书则没多言,继而开口道:“古云先生,学生其实有些不明白,都说我南派儒家势弱,但在云州书院门口,我也看了,我南派儒家的大儒数量,并不比其他学派少,曾先生作为领袖,也是和岑先生与郑先生差不多的存在,为何这样会说南派势弱呢?”

    其实这几天来,他一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但并没有想通。

    世间大儒数量并不是很多,而南派至少有五六位,放在所有学派当中,也不算少数的。

    大儒,代表的是各个学派的最强力量,如此情况下,怎么能说南派势弱?

    难道只是因为底蕴不够一个原因?

    “宋小友有所不知。”

    古云大儒明白宋知书在想什么,但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在稍加思索过后,才选择开口:“儒家与各大学宗门不同,像太昊剑宗这样的宗门,即便底蕴不足,但只要拥有足够多的强者,那地位自然而然不会低,又如蜀山和青城两大剑宗,弟子数量甚至不如有些小宗门,可依旧站在当世巅峰,原因就在于强者足够多,无人可以忽视。”

    “可儒家呢?底蕴和实力讲究的并非是什么大儒和自身势力,而在于学生是否够多,正如我南派儒家的学说,受到认可的并不多,那有些读书人就会选择其他学派,换言之,便是弟子很少。”

    “弟子一少,就算我南派儒家的学说再如何厉害,但没有传承,最终都会断绝,到最后,或许在后世,会有人以往我南派儒家,意味着这一圣道段了,宋小友可明白?”

    他解释的相当清楚,用宗门和南派儒家作比较,为的就是让宋知书彻底明白过来区别在哪里。

    宋知书也自然明白过来了,知道古云大儒说这么多只有一个意思。

    那就是别看现在南派儒家大儒数量并不少。

    但南派的主张,却没有多少读书人放在心上,就像一种古老的技艺,若受到追捧,自然会受到关注,而有些的技艺,即便再好,却无人喜欢,那也是没用的,最终会消失。

    现在南派儒家,面临的也正是这个局面。

    后继无人。

    以至于到后世,南派的学说和圣道,也会断绝,这就是所谓的圣道之争。

    宋知书明白,或许古云大儒,还有南派的一些大儒们,都把一些喜欢放在了自己身上,希望自己能够站出来。

    “学生明白了,所以龙源大会,其实对于每个学派而言,都非常重要。”

    稍加思索,宋知书就明白龙源大会的真正意义,并非各派卖弄学说,也并非争一时之高低,最为重要的,是想要借这个机会,为自家学说传道,吸引更多的人,无论修士还是凡人,只要有人感兴趣,那就一直能传承下去。

    “没错。”

    古云大儒点头,随即继续道:“正巧你说到龙源大会,老夫也有些事情要向你解释。”

    “无论小友你是否参加龙源大会,但在今后儒家的道路上,必然会面对一些问题,还有与自己有圣道之争的人,而这次,他们也都到了云州。”

    之前他邀请宋知书来龙源大会,并非想要对方参与,并且与人争斗。

    但有些事情,古云大儒还是觉得宋知书必须要了解。

    “古云先生可以明言,学生也感兴趣。”

    闻言,宋知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