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前面五个大棚弄好之后,孙科长在上面挂上了牌子,“青山县种子站平菇试验基地”。

    孙科长在里面进行全面消毒,做善后工作,无比尽善尽美。

    “老支书,明天我带人把我们制作好的菌包直接运送过来。”

    “另外,你们准备好玉米芯,打成玉米粒大小,明天我教你们如何制作平菇菌包。”

    “以后你们只需要购买我们的菌种和塑料袋就行,其他的都可以自己做。”

    老支书看着建好的大棚,心里高兴,“好,孙科长,多谢您多多指教。”

    “我们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你一定要指出来。”

    孙科长摆手,看向不停忙碌的众人,朝着老支书竖起大拇指。

    “老支书,我在青山县种子站,经常下乡,从来没看到哪个村子的社员像你们这样勤奋,听指挥。”

    老支书笑笑,“其实老百姓大多都是勤奋的,只是胆子小,没看到结果,不敢行动。”

    “咱们村里有白猪的成功先例,而且畜牧站也愿意在我们村里建立试验站,这都是看得见的好处。”

    “大家就算不识数,但掰着手指头也能大约算出来今年分粮食分钱分肉,绝对比去年多。”

    “所以我招呼一声,大家就积极主动干活,不要催促。”

    孙科长觉得老支书说得有道理,“所以说建立试验站很有道理,作用很大,能帮助县种子站推广平菇大棚。”

    “我也跟您透个底,咱们北方平菇不多,只要种植出来一毛五一斤收购站直接收购,您这二十四个大棚,总共十二亩,保守估计能有一万多块钱的利润。”

    一听这话,老支书眼睛一亮,心情激动,“孙科长,价格怎么比你之前说的涨了一些?”

    孙科长笑笑,“那是因为在其他地方也推广不顺利,所以产量很少,为了鼓励人们利用荒地开展大棚种植,丰富老百姓的菜篮子,上面给的政策。”

    老支书眉开眼笑,点头回答:“我明白了,物以稀为贵。”

    孙科长做好善后工作,带人离开。

    第二天,上午十点,孙科长又跟着八辆卡车一起过来,其中七辆卡车,上面盖着密密实实的草垫子,下面盖着弄好的菌包,另外一辆卡车上,放的是其他物料。

    “快点来人,把菌包放进塑料大棚。”孙科长招呼村民,他自己也帮忙搬运。

    等所有的菌包放满了五个大棚之后,就开始教宋家村的人如何制作菌包。

    菌包的原材料非常广泛,用棉籽壳、玉米芯、木屑、秸秆等。

    在宋家村最常见的就是玉米芯,早就粉碎了足够的玉米芯,准备用这些开始发酵。

    首先要加水搅拌均匀,建堆,高七十公分左右,宽不低于两米,长度随意。

    另外,很重要的环节,上面横竖隔二十公分就打透气孔,这样有利于好氧菌呼吸生热。

    接下来就要把控好温度,当料温升到六十度之后,开始翻堆。

    中间温度最高的料放在底层或者最上面,中间的放在上面和底层,然后打孔等待升温。

    每天翻堆一次,连翻三四天,等到原料长满白塞的放线菌时,散料降温,接种三层或者四层。

    如此一来,可以降低污染率。

    ……

    孙科长事必躬亲,一点一点地教宋兰月和村里的几个识字的人。

    宋兰月把这些仔细记录下来,遇到不懂的,也能及时问。

    其实这些问题,宋兰月都知道,但孙科长有的没注意到,或者说现在的技术还没优化。

    宋兰月提出来的很多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